[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管式炉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19124.7 | 申请日: | 2018-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231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王飞;智文科;田阳;邓勇;曲涛;刘培培;李大鹏;吴鉴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7B17/02 | 分类号: | F27B17/02;F27D1/18;F27D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堵 滚轮 玻璃箱门 支撑斜板 保温套 管式炉 上箱体 石英管 下箱体 圆环套 支撑板 支撑架 法兰 耐温 坩埚 本实用新型 便于移动 取放方便 分子泵 上箱盖 真空泵 打孔 侧翻 对管 取放 改进 维修 观察 流通 | ||
1.一种改进的管式炉,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箱体(1)、耐温玻璃箱门(2)、保温套I(3)、保温套II(4)、石英管(5)、法兰I(6)、法兰II(7)、管堵I(8)、管堵II(9)、圆环套I(10)、圆环套II(11)、支撑板I(12)、支撑板II(13)、支撑架I(14)、支撑架II(15)、支撑斜板I(16)、支撑斜板II(17)、滚轮I(18)、真空泵(19)、分子泵(20)、滚轮II(21)、下箱体(22);上箱体(1)设有上箱盖,石英管(5)横向贯穿上箱体(1),上箱体(1)侧面中间开有耐温玻璃箱门(2),耐温玻璃箱门(2)与石英管(5)侧面正对,管堵I(8)和管堵II(9)分别放置在石英管(5)的两头,管堵I(8)和管堵II(9)上设有通孔,法兰I(6)和法兰II(7)对石英管(5)两端进行封堵,保温套I(3)和保温套II(4)分别设置在石英管(5)穿过上箱体(1)后露在空气中的部分,保温套I(3)和保温套II(4)外分别设置圆环套I(10)和圆环套II(11),圆环套I(10)和圆环套II(11)固定在上箱体(1)上,圆环套I(10)和圆环套II(11)下面分别设有支撑板I(12)和支撑板II(13),支撑板I(12)和支撑板II(13)下面分别设有支撑架I(14)和支撑架II(15),支撑架I(14)和支撑架II(15)下面分别设有支撑斜板I(16)和支撑斜板II(17),支撑斜板I(16)和支撑斜板II(17)设置在上箱体(1)上,上箱体(1)底部设有四个滚轮I(18),滚轮I(18)下面是下箱体(22),下箱体(22)内部设有真空泵(19)、分子泵(20),下箱体(22)底部设有四个滚轮II(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改进的管式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耐温玻璃箱门(2)上设有不锈钢把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改进的管式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I(18)和滚轮II(21)为自锁式滚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改进的管式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堵I(8)和管堵II(9)上的通孔不在管堵I(8)和管堵II(9)的中心部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改进的管式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式炉还配有坩埚钩(23),坩埚钩(23)包括菱形框(24)、直杆(25)、把手(26)、支撑脚(27),菱形框(24)设置在直杆(25)的一端,把手(26)设置在直杆(25)的另一端,支撑脚(27)设置在直杆(25)靠近把手(26)的一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1912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电石炉堵炉眼工具
- 下一篇:一种烧结松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