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装于节气门上的旋流加速环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08033.3 | 申请日: | 2018-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607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谢绍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绍俊 |
主分类号: | F02B31/00 | 分类号: | F02B31/00;F02D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卢春华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寮***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孔 盲槽 旋流 环体 节气 进气歧管 旋流加速 中心轴线 节气门 空气流 连通 进气道 配件技术领域 涡流 本实用新型 汽车节气门 充分混合 环形阵列 交叉设置 气流旋转 燃烧效率 谐振效应 凹设 侧壁 气缸 重整 流出 汽油 油气 贯穿 流动 汽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节气门配件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安装于节气门上的旋流加速环,包括环体,环体设有通孔及与通孔连通的多个旋流盲槽,通孔、旋流盲槽均贯穿环体,旋流盲槽自通孔的侧壁凹设而成,多个旋流盲槽沿通孔的中心轴线呈环形阵列,旋流盲槽的长度方向与通孔的中心轴线交叉设置;使用时,将环体安装在外界的节气门上,使得通孔与节气门连通,从节气门流出的空气流即可沿通孔及旋流盲槽流入汽车的进气歧管中,空气流沿旋流盲槽流动时产生旋转加速,进而带动通孔中的气流旋转、加速、重整,使得空气流在进气歧管内及各个气缸的进气道内形成更强的涡流及谐振效应,确保油气充分混合,进而提升汽油的燃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节气门配件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安装于节气门上的旋流加速环。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经济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众多家庭的必备出行工具之一,现有汽车的发动机大都为汽油机,利用汽油机燃烧汽油为汽车的发动力提供动力输出,在汽油的燃烧过程中,需要流经汽车的节气门后的空气流与汽油混合,由于汽车的节气门自身中间阻隔结构特性,流经节气门后的空气流在进入进气歧管前,往往处于无规律紊流状态,尤其是节气门非全开状态下更是如此,这种无规律紊流,从能量角度分析来说,将损耗掉空气流整体的动能(损失的空气流动能变为节气门内部热能)而降低速度;从气体热力学来说,在近似绝热条件下,空气流速度降低会引起气压升高,也等于是增大了节气门之后的进气气阻,会大大降低空气流与汽油的混合充分性;油气混合不充分在实际燃烧时一方面会导致汽油的浪费,另一方面会加重汽车尾气排放的污染,不符合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趋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于节气门上的旋流加速环,当节气门流出的空气流经由旋流加速环流入进气歧管内及各个气缸的进气道内后,空气流即可在进气歧管内及各个气缸的进气道内形成更强的涡流及谐振效应,确保油气充分混合,进而提升汽油的燃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安装于节气门上的旋流加速环,包括与外界的节气门可拆卸地连接的环体,环体设有通孔及与通孔连通的多个旋流盲槽,通孔、旋流盲槽均贯穿环体,旋流盲槽自通孔的侧壁凹设而成,多个旋流盲槽沿通孔的中心轴线呈环形阵列,旋流盲槽的长度方向与通孔的中心轴线交叉设置。
优选地,所述旋流盲槽的侧壁为弧形。
优选地,沿所述旋流盲槽的中心轴线的延伸方向,旋流盲槽螺旋设置。
优选地,所述旋流盲槽的螺旋角度为1°-5°。
优选地,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旋流盲槽的侧壁相互连接。
优选地,所述旋流加速环还包括固定部,固定部自环体的外表面突设而成,固定部与外界的节气门可拆卸地连接。
优选地,所述固定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固定部围绕通孔的中心轴线呈环形阵列。
优选地,所述固定部的数量至少为三个。
优选地,所述固定部设有固定孔,固定孔贯穿固定部,固定孔的中心轴线与通孔的中心轴线平行设置。
优选地,所述旋流加速环还包括密封圈,环体设有容置盲槽,容置盲槽自环体的外表面凹设而成,容置盲槽环绕通孔的中心轴线设置,密封圈容设于容置盲槽内,密封圈用于密封环体与外界的节气门之间的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使用时,将环体安装在外界的节气门上,使得通孔与节气门连通,从节气门流出的空气流即可沿通孔及旋流盲槽流入汽车的进气歧管中,空气流沿旋流盲槽流动时产生旋转加速,进而带动通孔中的气流旋转、加速、重整,使得空气流在进气歧管内及各个气缸的进气道内形成更强的涡流及谐振效应,提升油气混合效率,进而提升汽油的燃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环体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绍俊,未经谢绍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080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等量异变进水管
- 下一篇:一种弹簧振子共振式脉冲能量延迟释放涡轮增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