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可调节的客运升降装置的底板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82652.X | 申请日: | 2018-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783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郭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B66F7/20 | 分类号: | B66F7/20;B66F7/28;F16F15/04 |
代理公司: | 汉中市铭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5 | 代理人: | 杨悦 |
地址: | 402247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刺 可调节 底板 升降装置 缓冲袋 本实用新型 紧固螺栓 上表面 上顶板 底座 通气 底座上表面 连接法兰盘 收纳 放置空间 减震弹簧 螺栓连接 上固定环 维护保养 下固定环 防潮垫 防撞套 固定板 结构胶 通气孔 拉簧 散气 手抬 通风 节约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可调节的客运升降装置的底板,包括底座,固定刺结构,通气缓冲袋结构,可调节上顶板结构,紧固螺栓,上固定环,拉簧,防潮垫,下固定环,连接法兰盘,手抬柄和防撞套,所述的固定刺结构通过紧固螺栓连接在底座上表面;所述的通气缓冲袋结构胶接在底座的上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可调节上顶板结构螺栓连接在固定刺结构的上表面中间位置。本实用新型固定刺的设置,有利于方便的对底板进行固定,保证客运升降装置的稳定性;固定板和凹槽的设置,有利于将固定刺进行收纳,节约放置空间;通气孔的设置,有利于对缓冲袋内起到通风散气的作用,同时方便对减震弹簧的维护保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客运升降装置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可调节的客运升降装置的底板。
背景技术
根据现有技术,客运升降装置已经公知。在此,已知了所谓的升降台,其用于,例如在工场中使得漆匠提升到一个固定高度,以便可以使得漆匠更方便地对例如车辆的部件进行喷漆。此外,针对外部使用已知了客运升降装置,例如用于塔式天窗的修理或用在建筑物上例如对玻璃进行擦洗。通常,这种升降装置的底板由金属制成,特别是由所谓的金属波纹板形成。此外,轮椅升降装置也已经公知,借助该装置例如可将坐轮椅的人从站台上抬至列车内。此种类型的升降装置的底板同样也是由金属制成,其中这里经常使用的是所谓的网纹钢板。此外已知了在建筑物中使用的电梯,其通常同样使用带有涂层的金属底板。使用金属制底板的缺点在于,重量大且价格高。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 104444716 A,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客运升降装置的底板,其中,所述底板基于竹子制成。竹子为禾本科植物,因为其具备与木头相似的高硬度,并且此外基于其结构也相对于湿度影响不敏感,因此其为格外具备抵抗力的。此外,伴随木头的相对大的硬度而出现的是其很高的承载能力。就这点而言,基于竹子制成的底板同样在较低重量的情况下格外地具有承载能力,并且相对于湿度影响不敏感,因此它实际上适用于在升降装置中使用,并且既可用于外部区域也可用于内部区域。但是现有的客运升降装置的底板还存在着高度不能够调节,固定不方便和缺少通气减震结构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新型可调节的客运升降装置的底板显得非常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可调节的客运升降装置的底板,以解决现有的客运升降装置的底板高度不能够调节,固定不方便和缺少通气减震结构的问题。一种新型可调节的客运升降装置的底板,包括底座,固定刺结构,通气缓冲袋结构,可调节上顶板结构,紧固螺栓,上固定环,拉簧,防潮垫,下固定环,连接法兰盘,手抬柄和防撞套,所述的固定刺结构通过紧固螺栓连接在底座上表面;所述的通气缓冲袋结构胶接在底座的上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可调节上顶板结构螺栓连接在固定刺结构的上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上固定环分别焊接在固定刺结构下表面左右两侧;所述的拉簧一端挂接在上固定环的内部,另一端挂接在下固定环的内部;所述的防潮垫胶接在底座的下表面;所述的下固定环分别焊接在底座的上表面左右两侧;所述的连接法兰盘分别螺栓连接在可调节上顶板结构的上表面左右两侧;所述的手抬柄分别焊接在底座的左右两端;所述的防撞套套接在可调节上顶板结构的上端;所述的固定刺结构包括上底板,缓冲层,磁铁,把手,固定刺和固定板,所述的缓冲层胶接在上底板的上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磁铁分别螺钉连接在上底板的左右两侧上部位置;所述的把手焊接在固定板的上表面外侧位置;所述的固定刺轴接在固定板的顶端;所述的固定板分别插接在上底板内部左右两侧设置的插槽内。
优选的,所述的通气缓冲袋结构包括缓冲袋,减震弹簧,支杆,橡胶柱和通气孔,所述的减震弹簧上端焊接在缓冲袋的内部上表面,所述的减震弹簧下端焊接缓冲袋的内部下表面;所述的支杆纵向胶接在缓冲袋的内部;所述的橡胶柱套接在支杆的外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通气孔分别开设在缓冲袋的左右两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减震弹簧和支杆交替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未经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826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检测自动升降台架
- 下一篇:提升移载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