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驱动式平板拖车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47533.0 | 申请日: | 2018-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979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平;范美仁;路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广核贝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63/02 | 分类号: | B62D63/02;B62D63/04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专利事务所 36100 | 代理人: | 胡里程 |
地址: | 330096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链条 电动机 拉紧固定装置 平板拖车 通道基坑 拉紧 圆毂 本实用新型 自驱动式 电机座 卷扬机 电动机输出轴 传动链轮 导向链轮 固定螺栓 拉紧链轮 链轮传动 直接安装 钢丝绳 轴承座 自驱动 自行走 链轮 舍弃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自驱动式平板拖车,该拖车包括通道基坑,通道基坑内设有电动机和链条拉紧固定装置,电动机外设有电机座,电动机通过链条与链条拉紧固定装置连接,链条经过固定在电机座上的传动链轮和导向链轮,电动机上部设有平板拖车;链条拉紧固定装置包括拉紧圆毂、拉紧圆毂通过轴承座与链条拉紧固定装置固定连接,拉紧圆毂上设有拉紧链轮,链条上活动插有固定螺栓。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用自驱动的构思,将电动机直接安装在平板拖车下方,舍弃钢丝绳和卷扬机的结构,在通道基坑中安装两根链条,电动机输出轴上安装链轮,通过链轮传动来达到拖车自行走的目的,结构、使用更安全、占地面积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固定式集装箱检查系统可往复运行的自驱动平板拖车,尤其是一种自驱动式平板拖车。
背景技术
在辐射成像检测领域中,特别是海关、机场、铁路等部门的检测应用中,被检车辆的安全通过性至关重要。其中影响车辆通过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该设备的拖动装置,目前该领域中所使用的拖动装置均采用外部牵引力,即在通道尽头或中部安装一台卷扬机,卷扬机上的钢丝绳与拖车相联,通过卷扬机和钢丝绳来拉动拖车,从而达到检测车辆通过的目的。
但是,该装置中钢丝绳具有一定的伸长性,时间久了,拖车与卷扬机间的钢丝绳会越来越长。由于拖车是往复运动,需要两根钢丝绳来拉,一根是通过卷扬机顺转往前,另一根通过卷扬机反转往后拉,两根钢丝绳一放一收,形成往复运动,也正因为如此,钢丝绳与拖车间的距离是固定的,需要人工经常去做调整;如果调整不及时,被检查车辆开到拖车上的同时,会对整个拖动装置产生非常大的冲击力,如果两根钢丝绳受力不均匀,则会对钢丝绳和卷扬机产生冲击,降低其使用寿命。
又由于钢丝绳是柔性的,此特性让拖车在停靠起始点或终点时,都有一些反弹,无法准确对准限位块和检测探头,会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
如果钢丝绳在受力情况下发生断裂,会瞬间崩出场外,对周边的人或物产生不可预知的伤害,其安全性效低。
并且卷扬机安装方式对场地要求较高,占地面积大,增加使用成本。
由于平板拖车的高度有限制,行走轮都比较小,且负载比较大,材质均采用金属,这样的条件下导致拖车行走轮的摩擦系数远远低于被检测车辆轮胎与地面的摩擦系数,如果不能增加平板拖车的摩擦系数,则打滑不可避免。目前市面上均以卷扬机加钢丝绳牵引为主。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驱动式平板拖车,该拖车结构、使用更安全、占地面积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驱动式平板拖车,该拖车包括通道基坑,通道基坑内设有电动机和链条拉紧固定装置,电动机外设有电机座,电动机通过链条与链条拉紧固定装置连接,链条经过固定在电机座上的传动链轮和导向链轮,电动机上部设有平板拖车;链条拉紧固定装置包括拉紧圆毂、拉紧圆毂通过轴承座与链条拉紧固定装置固定连接,拉紧圆毂上设有拉紧链轮,链条上活动插有固定螺栓。
通道基坑的两端各设有链条拉紧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用自驱动的构思,将电动机直接安装在平板拖车下方,舍弃钢丝绳和卷扬机的结构,在通道基坑中安装两根链条,电动机输出轴上安装链轮,通过链轮传动来达到拖车自行走的目的,结构、使用更安全、占地面积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驱动式平板拖车侧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自驱动式平板拖车俯视图;
图3为A-A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自驱动式平板拖车驱动部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自驱动式平板拖车链条拉紧固定装置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自驱动式平板拖车链条拉紧固定装置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广核贝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广核贝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475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