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磨的二挡齿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02110.7 | 申请日: | 2018-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896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王仁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鑫瑞机电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5/17 | 分类号: | F16H55/17;F16H57/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创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0125 | 代理人: | 付继德 |
地址: | 400041 重庆市九龙***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齿轮 主盘 拿取 一体式铸造 二挡齿轮 前表面 耐磨 转轴弹簧 内部中间位置 本实用新型 齿轮外齿 焊接固定 卡合固定 螺纹凹槽 直接覆盖 转轴转动 出油管 润滑油 上端 内齿 下端 转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磨的二挡齿轮,包括齿轮主盘,所述齿轮主盘的外侧通过一体式铸造有齿轮外齿,所述齿轮主盘的内侧通过一体式铸造有齿轮内齿,所述齿轮主盘的前表面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齿轮拿取环,所述齿轮拿取环与齿轮主盘通过拿取环转轴转动连接,所述拿取环转轴的外表面包裹有转轴弹簧,且转轴弹簧与齿轮拿取环和齿轮主盘均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所述齿轮主盘的前表面两侧均通过螺纹凹槽卡合固定连接有润滑油盖,所述齿轮主盘的内部中间位置处通过一体式铸造有主出油管;通过设计了安装在齿轮主盘前表面的齿轮拿取环便于拿取该装置,解决了现有的耐磨的二挡齿轮由于其本身结构的缘故在使用时若直接覆盖在地面之上便不便于拿取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齿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磨的二挡齿轮。
背景技术
齿轮是指轮缘上有齿轮连续啮合传递运动和动力的机械元件。齿轮在传动中的应用很早就出现了。19世纪末,展成切齿法的原理及利用此原理切齿的专用机床与刀具的相继出现,随着生产的发展,齿轮运转的平稳性受到重视。在西方,公元前300年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机械问题》中,就阐述了用青铜或铸铁齿轮传递旋转运动的问题。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和阿基米德都研究过齿轮,希腊有名的发明家古蒂西比奥斯在圆板工作台边缘上均匀地插上销子,使它与销轮啮合,他把这种机构应用到刻漏上。这约是公元前150年的事。在公元前100年,亚历山人的发明家赫伦发明了里程计,在里程计中使用了齿轮。公元1世纪时,罗马的建筑家毕多毕斯制作的水车式制粉机上也使用了齿轮传动装置。到14世纪,开始在钟表上使用齿轮。东汉初年已有人字齿轮。三国时期出现的指南车和记里鼓车已采用齿轮传动系统。晋代杜预发明的水转连磨就是通过齿轮将水轮的动力传递给石磨的。史书中关于齿轮传动系统的最早记载,是对唐代一行、梁令瓒于725年制造的水运浑仪的描述。北宋时制造的水运仪象台运用了复杂的齿轮系统。明代茅元仪著《武备志》记载了一种齿轮齿条传动装置。
现有的耐磨的二挡齿轮由于其本身结构的缘故在使用时若直接覆盖在地面之上便不便于拿取,且现有的耐磨的二挡齿轮在滴灌润滑油时,润滑时间较短,润滑面积较小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耐磨的二挡齿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磨的二挡齿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耐磨的二挡齿轮由于其本身结构的缘故在使用时若直接覆盖在地面之上便不便于拿取,且现有的耐磨的二挡齿轮在滴灌润滑油时,润滑时间较短,润滑面积较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磨的二挡齿轮,包括齿轮主盘,所述齿轮主盘的外侧通过一体式铸造有齿轮外齿,所述齿轮主盘的内侧通过一体式铸造有齿轮内齿,所述齿轮主盘的前表面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齿轮拿取环,所述齿轮拿取环与齿轮主盘通过拿取环转轴转动连接,所述拿取环转轴的外表面包裹有转轴弹簧,且转轴弹簧与齿轮拿取环和齿轮主盘均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所述齿轮主盘的前表面两侧均通过螺纹凹槽卡合固定连接有润滑油盖,所述齿轮主盘的内部中间位置处通过一体式铸造有主出油管,所述主出油管的内部包裹有吸油棉,所述主出油管的外表面通过一体式铸造有副出油管。
优选的,所述齿轮主盘的前表面上下两端设置有矩形凹槽。
优选的,所述副出油管的个数等于齿轮外齿的个数。
优选的,所述齿轮外齿的内部设置有圆形孔洞。
优选的,所述吸油棉的剖面形状为圆环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计了安装在齿轮主盘前表面的齿轮拿取环便于拿取该装置,解决了现有的耐磨的二挡齿轮由于其本身结构的缘故在使用时若直接覆盖在地面之上便不便于拿取的问题。
(2)通过设计了安装在齿轮主盘内部的吸油棉便于吸附润滑油,解决了现有的耐磨的二挡齿轮在滴灌润滑油时,润滑时间较短,润滑面积较小的问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鑫瑞机电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鑫瑞机电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021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强度等级高的二档齿轮
- 下一篇:一种行星齿轮内孔配合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