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防雨散热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桩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82959.2 | 申请日: | 2018-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909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豪;张超;宗长波;于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水天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11/18 | 分类号: | B60L11/18;H05K7/20 |
代理公司: | 郑州龙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46 | 代理人: | 陈亚秋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桩 电动汽车充电桩 充电桩壳体 支撑杆 防雨 湿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 动力装置 壳体内部 散热功能 顶盖 通风孔 遮板 本实用新型 活动连接有 充电效果 空间占用 控制系统 事故发生 通风散热 电连接 相交处 触电 底座 铰接 壳体 相交 雨水 节约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防雨散热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桩,包括充电桩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顶盖,充电桩壳体底部设有底座,所述充电桩壳体上部两侧分别设有通风孔,顶部四周铰接有遮板,遮板内部活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在充电桩壳体内部相交,支撑杆相交处连接有动力装置;所述顶盖上设有湿度传感器,充电桩壳体内部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以及动力装置与控制系统电连接。该电动汽车充电桩既具有较好的防雨效果,避免了雨水从通风孔进入充电桩内部而导致触电等事故发生,而且节约了空间占用面积,同时在充电桩内部温度较高时能有较好的通风散热作用,保证了充电桩的充电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充电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防雨散热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桩。
背景技术
随着绿色环保的宣传与发展,新能源汽车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电动汽车的使用越来越普遍,电动汽车具有环保、节能、轻便、安全等优点,同时还解决了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而充电桩作为电动汽车最重要的配套设施,相当于加油站的加油机,给电动汽车提供能源,具有非常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充电设备一般设置在户外,这样就对充电桩的防水效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充电桩壳体上一般都设置有散热孔,而为了保证雨水不从散热孔进入充电桩导致漏电、触电事故发生,目前使用的防雨设施一般是在充电桩顶部设置挡雨棚或者在充电桩顶部周围设置凸沿,但是挡雨棚的设计使充电装置占用较大的面积,造成空间的浪费,而在充电桩顶部设置凸沿,则在雨水较大或者风雨交加的天气,不能保证防水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防雨散热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桩,该充电桩能根据天气以及充电桩温度情况自动控制挡雨棚的开启,既能起到较好的防雨效果,节约了占地面积,同时能保证充电桩的散热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防雨散热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桩,包括充电桩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顶盖,充电桩壳体底部设有底座,所述充电桩壳体上部两侧分别设有通风孔,顶部四周铰接有遮板,遮板内部活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在充电桩壳体内部相交,支撑杆相交处连接有动力装置;所述顶盖上设有湿度传感器,充电桩壳体内部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以及动力装置与控制系统电连接。
所述动力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伸缩杆,驱动电机设置在顶盖内部,伸缩杆通过充电桩壳体上的通孔与支撑杆相交处连接。
所述充电桩壳体上的通风孔内侧分别设有通风腔,通风腔内设有风机,所述风机与控制系统电连接。
所述风机包括至少两个。
所述充电桩壳体外侧设有显示面板和操作面板,操作面板上设有操作按钮。
所述支撑杆与遮板铰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充电桩在壳体顶部四周设置可张开或关闭的遮板,通过控制系统根据天气情况以及充电桩内部的温度控制遮板的张开或者关闭,雨雪天气时,顶盖上的湿度传感器将信号传递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伸缩杆向下伸长,使支撑杆撑开,进而支撑遮板张开,起到挡雨的作用;另外随着充电桩的使用,充电桩内部温度升高,当超过一定温度时,温度传感器将信号传递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也可控制支撑杆撑开,进而使遮板打开,通风孔左右通风,对充电桩内部起通风降温作用,在不需要遮板作用时,控制系统控制遮板关闭,既节约了空间的占用,同时也可在寒冷天气时对充电桩起保温作用。综上,该电动汽车充电桩既具有较好的防雨效果,避免了雨水从通风孔进入充电桩内部而导致触电等事故发生,而且节约了空间占用面积,同时在充电桩内部温度过高时具有较好的通风散热效果,保证了充电桩的充电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水天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水天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829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的高压配电装置以及车辆
- 下一篇:防止卡线的自动充电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