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速器及使用该减速器的轮边驱动机构和电动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46541.6 | 申请日: | 2018-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647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白学森;陈慧勇;张晓伟;王印束;马英;左利锋;董伟超;张福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63/34 | 分类号: | F16H63/34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王子龙 |
地址: | 450016***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速器 棘轮 电动车辆 轮边驱动 驻车棘爪 车轮转速 计数结构 轮边电机 壳体 驻车 本实用新型 测速 传动连接 传动速比 活动设置 同步转动 传动轴 检测 传动 减小 卡止 匹配 配合 优化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减速器及使用该减速器的轮边驱动机构和电动车辆,其中电动车辆的轮边驱动机构包括轮边电机和与轮边电机传动连接的减速器,减速器的任意一个传动轴上设有与其同步转动的棘轮,棘轮上具有计数结构,壳体上安装有与棘轮上的计数结构对应设置以检测车轮转速的ABS传感器,壳体上还活动设置有驻车棘爪,驻车棘爪能够在动作时卡止和解锁棘轮。这样将与ABS传感器配合实现ABS系统对车轮转速的进行检测的棘轮同时用于与驻车棘爪配合实现驻车,实现了ABS测速与P档驻车的集成,丰富了减速器的功能,而且也大大减小轮边驱动机构的体积,优化了车辆的性能;此外,由于棘轮不参与传动,其不受传动速比的影响,能够在各类电动车辆上匹配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涉及减速器及使用该减速器的轮边驱动机构和电动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油气资源的不断匮乏,绿色能源的电动车辆得到迅速的发展,而随着电机技术的不断成熟,采用轮边驱动以及轮毂驱动的电动汽车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为了提升和优化电动车辆的各种性能,轮边驱动机构多向体积小、集成度高的方向发展。
对于采用轮边驱动机构的电动车辆尤其是客车来讲,很多功能都需要通过轮边驱动机构来实现,例如ABS功能以及安全驻车。然而,现有的电动车辆针对P档也就是驻车档并没有在轮边驱动机构上进行大范围的匹配,而且用于测速的ABS传感器大多安装在轮毂上,占用较大的空间,对传动轴的强度以及重量也有很大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轮边驱动机构的减速器,以减小轮边驱动机构的体积并提高其集成度;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使用该种减速器的轮边驱动机构及电动车辆。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减速器包括壳体以及转动安装在壳体上的传动轴,传动轴至少包括用于与轮边电机传动连接的输入轴和用于与轮毂传动连接的输出轴,任意一个传动轴上设有与其同步转动的棘轮,棘轮上具有计数结构,计数结构为连续凹凸结构,壳体上安装有与棘轮上的计数结构对应设置以检测车轮转速的ABS传感器,壳体上还活动设置有驻车棘爪,驻车棘爪能够在动作时卡止和解锁棘轮。这样将与ABS传感器配合实现ABS系统对车轮转速的进行检测的棘轮同时用于与驻车棘爪配合实现驻车,实现了ABS测速与P档驻车的集成,不仅丰富了减速器的功能,而且在其应用于轮边驱动机构上时,也可大大减小轮边驱动机构的体积;此外,由于棘轮不参与传动,其结构和尺寸不受传动速比的影响,能够在各类电动车辆上匹配使用。
具体地在设置棘轮时,棘轮可以为止转安装在传动轴上的盘形棘轮。盘形棘轮可以设置较大的直径,这样不仅增多了齿数,提高了ABS传感器的读齿精度,而且能够使各个轮齿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保证了驻车的安全性。
在上述两种减速器的技术方案任一种的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限定棘轮设置在输出轴上,不仅便于与其他结构部件之间的集成,而且棘轮通过输出轴直接作用于轮毂,其他结构件不受锁止力。
在上述三种减速器的技术方案任一种的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限定所述棘轮位于壳体内部,壳体能够对棘轮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其他部件或者外部杂物对棘轮造成干涉和影响。
在上述四种减速器的技术方案任一种的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的优化而在壳体上安装有驻车马达,驻车马达可通过传动机构带动驻车棘爪动作从而实现棘轮的卡止和解锁。通过驻车马达带动驻车棘爪能够通过传动结构的传动比的设置使棘爪具有足够的力卡入和脱出棘轮的齿槽。
当采用驻车马达带动驻车棘爪动作时,可以使驻车棘爪转动装配在壳体上,通过驻车马达带动驻车棘爪实现转动动作较为方便,简化了马达与驻车棘爪之间的传动结构。当然,驻车棘爪转动装配时,其转动轴线的方向可以在空间中有多种设置方式,当驻车棘爪的转动轴线与棘轮的轴线平行,且驻车棘爪与棘轮处于同一平面时,结构更加紧凑,占用空间较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465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