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叉车升降门架总成及叉车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27311.5 | 申请日: | 2018-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038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吴鹏;金锡滨;陈锐;李伟斌;周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尤恩叉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9/08 | 分类号: | B66F9/08;B66F9/2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史明罡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叉车 升降机构 升降门架 升降装置 二级升降机构 升降液压缸 升降链条 本实用新型 叉车车架 范围受限 升降链轮 内门架 升降轴 受限制 外门架 滑块 链轮 货物 缓解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叉车升降门架总成及叉车,涉及叉车的技术领域。一种叉车升降门架总成包括外门架、内门架、叉车车架和升降装置,升降装置包括一级升降机构、二级升降机构和三级升降机构;一级升降机构包括第一升降液压缸、升降轴、第一升降链条和第一链轮;二级升降机构包括第二升降链轮和第二升降链条;三级升降机构包括第二升降液压缸和滑块,一种叉车包括叉车升降门架总成。通过三个级别的升降机构共同作用,缓解了现有技术中的升降装置提升货物高度受限制,导致叉车使用范围受限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叉车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叉车升降门架总成及叉车。
背景技术
叉车是工业搬运车辆,是指对成件托盘货物进行装卸、堆垛和短距离运输作业的各种轮式搬运车辆,广泛应用于车站、缸口、机场、工厂、仓库等各国民经济部门,是机械化装卸、堆垛和短距离运输的高效设备。随着社会的发展,叉车的使用环境也日益复杂,为了适应叉车功能的多样性需求,对叉车设计和制造也相应产生了更高的要求。
现有技术中的叉车基本包括动力装置、轮式底盘和工作装置三部分,而工作装置包括门架总成、链条、叉车车架、液压缸等,通过液压缸驱动内门架沿着外门架移动实现上下伸缩,再通过链条传动装置使叉车车架沿着内门架进行升降,使叉车能够将货物托举到一定高度。
然而,现有的升降门架装置提升货物的高度受到限制,降低了叉车的使用范围,不能够满足叉车托举货物高度的要求。
基于以上问题,提出一种提升叉车托举货物高度的升降门架显得尤为重要。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叉车升降门架总成,以缓解现有技术中的升降装置提升货物高度受限制,导致叉车使用范围受限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手段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叉车升降门架总成,包括外门架、内门架、叉车车架和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一级升降机构、二级升降机构和三级升降机构;
所述一级升降机构包括第一升降液压缸、升降轴和第一升降链条,所述外门架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第一升降液压缸的支撑板;所述升降轴设置在所述第一升降液压缸的顶端,且所述升降轴的两端与所述外门架滑动连接;所述升降轴上设置有第一升降链轮,所述第一升降链轮与所述第一升降链条相啮合;所述外门架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杆,所述内门架上设置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升降链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连接;所述内门架与所述外门架滑动连接;
所述二级升降机构包括第二升降链轮和第二升降链条,所述第二升降链轮设置在所述内门架的顶部,所述第二升降链条与所述第二升降链轮相啮合;所述外门架上设置有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二升降链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连接杆、所述叉车车架固定连接;所述叉车门架与所述内门架滑动连接;
所述三级升降机构包括第二升降液压缸和滑块,所述第二升降液压缸及所述滑块均设置在所述内门架内,所述滑块与所述第二升降液压缸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滑块与所述内门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升降链轮的转轴固定设置在所述滑块上。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外门架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内门架滑动连接的第一导向槽;
所述内门架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叉车车架滑动连接的第二导向槽。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导向槽及所述第二导向槽均为凹型导向槽或者T型导向槽。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外门架顶部且位于所述第一导向槽内侧处设置有第一滚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尤恩叉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尤恩叉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273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