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发光型硅胶鲁班球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56122.3 | 申请日: | 2018-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454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天赠;程思琳;罗紫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63F9/12 | 分类号: | A63F9/12;A63H33/08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 44329 | 代理人: | 江金城;杨晓松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本实用新型 硅胶 弹性硅胶 积木零件 半透明 发光型 内置 透明外壳 小型电路 震动开关 制造成本 榫卯结构 娱乐性 圆球 拆解 弹动 扦插 嵌合 榫卯 发光 娱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运用于娱乐的内发光型硅胶鲁班球,包括内置LED灯和半透明弹性硅胶积木零件,所述内置LED灯包括含有震动开关的小型电路和硅胶透明外壳,所述半透明弹性硅胶积木零件可以相互通过榫卯形式相互嵌合。通过奇妙的榫卯结构,通过不同零件的扦插组合成为一个完整的圆球,弹动发光再拆解组合,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娱乐性。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趣味性高、制造成本低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益智玩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发光型硅胶鲁班球。
背景技术
现在市面上的儿童玩具的趣味性都比较低,鲁班球则是偏向成年人的玩具,利用奇妙的榫卯结构,通过不同零件的扦插组合成为一个完整的圆球,而这个玩具也是功能单一,成年人并不会过多地去使用。针对儿童玩具来说,现有的儿童灯光玩具产品单一,普遍,没有起到锻炼儿童智力以及太多简单容易厌倦的问题。
因此,现有技术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以增加玩乐趣味的内发光型硅胶鲁班球。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内发光型硅胶鲁班球,该内发光型硅胶鲁班球主要包括鲁班球、设置在鲁班球外表面的硅胶层、以及设置在鲁班球内的发光模块。所述鲁班球由十二块大小和尺寸不同的零件互相卡接而成。
具体的,所述发光模块包括可充电电池、弹簧式震动开关、LED灯、为电池充电的磁生电单元、以及调整磁生电单元电流方向的整流单元,所述电池的一端与震动开关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LED灯的一端连接。所述LED灯的另一端与震动开关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整流单元的输出端并联连接在电池两端,所述磁生电单元与整流单元的输入端并联连接。磁生电单元和整流单元的加入可以使鲁班球在弹跳过程中产生电能,从而为电池充电,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为了让发光模块有足够大的安装位置,本实用新型所述发光模块安装在鲁班球体积最大的零件内,这样就可以将整个发光模块完全装入鲁班球内。优选的,为了让鲁班球产生更多光线,进一步提升玩乐趣味,本实用新型所述发光模块的数量优选设为4个。
进一步的,由于磁生电单元产生的电流方向是变化的,为了避免对电池的损坏,本实用新型在磁生电单元与电池之间加入整流单元,所述整流单元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并与磁生电单元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与第四二极管的正极连接,并与磁生电单元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与第四二极管的负极连接,并与电池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并与电池的负极连接。这样的设计可以使磁生电单元产生的电流方向只能从电池的正极流入,负极流出,符合电池的充电要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为了进一步提高鲁班球的趣味性,本实用新型所述LED灯采用七色LED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为了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降低鲁班球的制造成本,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池采用锂电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为了使传统鲁班球能在地面上弹跳,本实用新型所述硅胶层的厚度为5至10毫米。由于硅胶层的质地软而且有弹性,因此鲁班球被扔到地上时会弹起来,从而提高玩鲁班球的乐趣。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硅胶层的厚度优选设为8毫米。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和原理是:当鲁班球被扔到地上后,鲁班球在硅胶层的弹力作用下在地上不断地弹跳,由于鲁班球内部采用弹簧式震动开关,所以震动开关随着鲁班球的弹跳而打开、关闭,从而控制LED灯的发光和熄灭,构成闪烁的灯光效果;而在鲁班球的弹跳过程中,磁生电单元利用鲁班球的弹跳转化为电能,通过整流单元的调整后给电池充电,从而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趣味性高、制造成本低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未经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561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