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电控转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33805.7 | 申请日: | 2018-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587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王谦;何加龙;周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R16/023 | 分类号: | B60R16/023;B60Q9/00;B60R1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隋金艳 |
地址: | 40226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电线圈 电流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 电控盒体 控制器 磁性杆 压簧 本实用新型 汽车电控 压力信号 转向装置 可左右移动 控制报警器 报警器 闭合回路 电流信号 转向设备 电控盒 两侧壁 两端面 中轴线 自由端 检测 侧壁 空腔 内空 同轴 正对 轴向 报警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的转向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电控转向装置,包括电控盒体,所述电控盒体内开设有空腔,空腔内设有导电线圈,导电线圈内空套有可左右移动的磁性杆,位于所述导电线圈轴向的电控盒体的两侧壁上均固设有压簧,压簧的自由端分别与磁性杆的两端面正对;还包括电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控制器和报警器,电流传感器与导电线圈形成闭合回路,电流传感器用于检测导电线圈内的电流,压力传感器位于与压簧中轴线同轴的电控盒体侧壁上,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磁性杆的压力,控制器在获取电流传感器的电流信号后对压力传感器的压力信号进行获取,控制器获取压力信号后控制报警器进行报警。本实用新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的转向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电控转向装置。
背景技术
车辆是进行道路运输和人们出行的工具,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道路的路况也会产生变化,道路可能会具有一定的坡度,且道路不会处于完全平直的状况,在车辆转弯过程中,如果车辆的转弯速度过快或转动方向盘过急,车辆转弯时的离心力就较大,车辆的摆动就较大,这时若驾驶员控制不恰当容易造成车辆侧滑,进而酿成车辆事故。
现有的电控转向装置通过获取车辆中ECU的转向信号和速度信号,从而来判断车辆的转向信息和速度信息,但是这种装置需要改变车辆的结构以获取相应的信息,而且只能应用在实际操作车辆上,使用范围受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汽车电控转向装置,以在不改变车辆结构的情况下检测车辆转弯过程中的转弯速度和方向盘转动速度,及时提醒驾驶员进行减速。
本方案中的汽车电控转向装置,包括电控盒体,所述电控盒体内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导电线圈,所述导电线圈内空套有可左右移动的磁性杆,位于所述导电线圈轴向的电控盒体的两侧壁上均固设有压簧,所述压簧的自由端分别与磁性杆的两端面正对;
还包括电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控制器和报警器,所述电流传感器与导电线圈形成闭合回路,所述电流传感器用于检测导电线圈内的电流,所述压力传感器位于与压簧中轴线同轴的电控盒体侧壁上,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磁性杆的压力,所述控制器在获取电流传感器的电流信号后对压力传感器的压力信号进行获取,所述控制器获取压力信号后控制报警器进行报警。
本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车辆行驶过程中,电控盒体设置在车辆的驾驶台上,且电控盒体随着车辆的行驶而具有与车辆同向的惯性力,当车辆在转弯时,电控盒体会由于惯性会随车辆的行进而具有沿导电线圈向外移动的趋势,因为磁性杆并未固定在电控盒体中,所以磁性杆可随着电控盒体的摆动趋势在导电线圈中向外移动,磁性杆移动过程中让导电线圈切割磁感线,因为导电线圈与电流传感器组成闭合回路,所以导电线圈中会产生感应电流。
电流传感器对导电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进行检测并向控制器传递电流信号,控制器获取电流信号后即表示车辆处于转弯状态,此时,控制器持续对压力传感器的压力信号进行获取,当车辆转弯速度过快或车辆方向盘转动过急时,磁性杆继续朝导电线圈向外移动方向进行移动并持续压缩压簧,压簧被完全压缩完后,若车辆还未通过弯道,当磁性杆将压簧完全压缩并压到压力传感器时,控制器获取到压力信号,控制器控制报警器进行报警,提示驾驶员注意转向控制,避免转向速度过快或转向方向盘转动过急而导致侧滑。
由于转弯时压簧被磁性杆压缩产生弹性形变,当车辆转过弯道后,磁性杆没有惯性力作用,压簧恢复弹性形变使磁性杆复位。
进一步,所述压簧的自由端上均固设有抵板,所述抵板的中心与磁性杆正对。
在压簧的自由端设置抵板后,底板增大了磁性杆可与压簧接触的面积,当磁性杆左右移动时,保证磁性杆能够压缩到压簧,避免磁性杆与压簧的接触时面积较小时而打滑导致无法压缩压簧。
进一步,所述磁性杆为左右极性相反的磁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未经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338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