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船舶舷墙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57590.5 | 申请日: | 2018-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910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刘小宾;任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59/00 | 分类号: | B63B59/00;B63B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511462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舷墙 船舶 钩弧 甲板 加强件 新型船舶 凸设 舷边 本实用新型 板固定 外弧形 上端 带钩 攀爬 绳钩 梯子 下端 光滑 落水 外部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船舶舷墙,包括舷墙本体和防钩弧板,舷墙本体的下端与船舶的甲板连接,并位于船舶的舷边,舷墙本体的上端与防钩弧板固定连接,舷墙本体靠近船舶的中心的一侧设置有加强件,加强件分别与船舶的甲板和舷墙本体连接,防钩弧板位于舷墙本体远离船舶的中心的一侧,防钩弧板朝向远离甲板的一侧凸设。通过将防钩弧板朝向远离甲板的一侧凸设,使得防钩弧板的光滑的外弧形部位于上方,进而使整个舷墙无法从船舶外部利用绳钩或者带钩的梯子钩住,防止海盗攀爬上船舶,而设置在船舶舷边的舷墙本体还可以保护船员的安全,防止船员落水以及被枪击等,另外设置加强件,可以增强舷墙本体与船舶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船舶舷墙。
背景技术
由于存在多年的海盗近些年来越来越猖狂,海盗劫船事件频频发生,严重危及客、货轮的安全,已成为全球海运的一大公害。目前防海盗没有有效的防御办法,现行的防海盗的办法只是各国派军舰到海盗猖狂的海域护航。这种办法治标不治本,而且成本高,防御范围小。全世界4亿平方公里海域,数万艘商、渔船仅凭几十艘军舰根本防不过来。目前海盗劫船的方式都是从船舷两侧用绳钩或带钩子的梯子挂在极易钩挂攀爬的船舷的护栏或者直板的舷墙上,然后登船实施抢劫,因此,现有的船舷的护栏和舷墙存在不能预防海盗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船舶舷墙,其结构简单,可以有效预防海盗钩挂绳钩或者带钩子的梯子,进而防止海盗攀爬上船舶。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新型船舶舷墙,包括舷墙本体和防钩弧板,所述舷墙本体的下端与船舶的甲板连接,并位于所述船舶的舷边,所述舷墙本体的上端与所述防钩弧板固定连接,所述舷墙本体靠近所述船舶的中心的一侧设置有加强所述舷墙本体与所述船舶之间的连接强度的加强件,所述加强件分别与所述船舶的甲板和所述舷墙本体连接,所述防钩弧板位于所述舷墙本体远离所述船舶的中心的一侧,所述防钩弧板朝向远离所述甲板的一侧凸设。
作为新型船舶舷墙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舷墙本体固定在所述船舶的舷边,所述加强件为防倾肘板,所述防倾肘板的一侧与所述船舶的甲板焊接,另一侧与所述舷墙本体靠近所述船舶的中心的一侧焊接,且所述防倾肘板的高度低于所述舷墙本体的高度。
作为新型船舶舷墙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舷墙本体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船舶的舷边,所述舷墙本体的下端通过铰接件与所述船舶的舷边连接,所述舷墙本体靠近所述船舶的中心的一侧设置钩环,所述加强件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所述甲板铰接,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钩环选择性连接的挂钩。
作为新型船舶舷墙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挂钩的一端设置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上开设第一轴孔,在所述甲板上设置转动座,所述转动座上设置第二轴孔,转轴依次穿过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将所述转动板转动地连接在所述转动座上。
作为新型船舶舷墙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转动座包括与所述甲板连接的座板,所述座板上平行且间隔设置两个连接板,每个所述连接板上开设一个所述第二轴孔,且两个所述第二轴孔同轴设置,所述转动板设置在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
作为新型船舶舷墙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防钩弧板的弧形角度不小于90度。
作为新型船舶舷墙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防钩弧板的弧形角度为90度。
作为新型船舶舷墙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防钩弧板远离所述舷墙本体的一侧面设置防护钉或者带刺铁丝网。
作为新型船舶舷墙的一种优选方案,沿所述船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舷墙本体,相邻两个所述舷墙本体之间具有观察缝隙。
作为新型船舶舷墙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观察缝隙的宽度不大于1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船国际有限公司,未经广船国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575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