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离子中和器装置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54080.7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040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孙雷蒙;涂良成;王玉容;宋培义;匡双阳;肖东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J37/02 | 分类号: | H01J37/02;B81C1/00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曹葆青;李智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子 中和 装置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离子中和器装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阴极衬底(101)表面从下至上依次制作图形化的缓冲层和催化层,再通过热化学气相沉积法,在催化层上生长碳纳米管阵列(201);
(2)采用原子层沉积,在碳纳米管阵列(201)表面沉积金属薄层(202),经过退火处理,在碳纳米管阵列(201)表面形成分散均匀的金属纳米颗粒(203),得到金属纳米颗粒(203)均匀修饰的碳纳米管阵列(201)阴极;
(3)通过光刻工艺制作出镂空的栅网结构,采用原子层沉积,在镂空的栅网结构表面沉积一层均匀包覆的导电层,得到金属栅网电极(401);
(4)通过绝缘层(301)将碳纳米管阵列(201)阴极与金属栅网电极(401)封装,所述绝缘层(301)位于所述阴极衬底(101)表面,所述绝缘层(301)为中空的,所述金属纳米颗粒(203)均匀修饰的碳纳米管阵列(201)阴极位于绝缘层(301)中空部分,所述碳纳米管的阵列(201)与栅网结构的镂空位置对准,形成三明治结构,确保碳纳米管的阵列(201)阴极、金属栅网电极(401)以及绝缘层(301)三者互不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中和器装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将碳纳米管阵列(201)阴极、绝缘层(301)和金属栅网电极(401)分别进行切割,得到分立的碳纳米管阵列(201)阴极单元、与之对应的绝缘层(301)和金属栅网电极(401);
将碳纳米管阵列(201)阴极单元、绝缘层(301)经过对准连接,确保两者不导通;
将金属栅网电极(401)与连接碳纳米管阵列(201)阴极单元的绝缘层(301)连接,确保碳纳米管的阵列(201)阴极单元与栅网结构的镂空位置对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中和器装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碳纳米管阵列(201)阴极、绝缘层(301)经过对准,通过圆片键合方式连接,确保两者不导通;
将金属栅网电极(401)与连接碳纳米管阵列(201)阴极的绝缘层(301)通过圆片键合方式连接,确保碳纳米管的阵列(201)阴极单元与栅网结构的镂空位置对准,形成三明治结构;
对圆片进行切割,得到分立的离子中和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离子中和器装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阴极衬底(101)表面从下至上依次制作图形化的缓冲层和催化层之前,对阴极衬底(101)进行清洗预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离子中和器装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通过光刻工艺制作出镂空的栅网结构之前,对栅网沉底进行清洗预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5408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