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前减震器安装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45877.0 | 申请日: | 2018-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69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许晓楠;马广;王志平;王毅;孙喜冬;王蒙;朱景鑫;邢俊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11 | 分类号: | B62D21/11;B60G13/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旭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6 | 代理人: | 张会强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震器 安装 总成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前减震器安装总成,包括分设于两侧的前减震器塔,以及连接于两侧的所述前减震器塔之间的加强支架,前减震器塔包括减震器塔本体,所述减震器塔本体具有本体支架,以及罩扣于本体支架顶部的安装支架,还包括于本体支架内侧设置的传力加强支架;加强支架则包括对应于两侧的前减震器塔分别设置的两个连接体,以及可拆卸连接于两侧的连接体之间的连接梁。本发明通过在前减震器塔中设置传力加强支架,不仅能够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将车辆前部所受的碰撞力向车辆后部传递,从而能够有效减轻车辆所受到的损伤,另外,通过在两侧前减震器塔之间设置加强支架,能够提高两者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能够提高两侧前减震器塔的安装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前减震器安装总成。
背景技术
前减震器塔作为汽车的关键零部件通常在汽车车架上对称布置两个,其主要用于承载两侧的前减震器,因此前减震器塔的结构强度及稳定性对前减震器具有重要影响。现有的前减震器塔不仅功能单一,且结构强度较弱,对减震器的承载效果较差,同时,在车辆碰撞时无法向车辆后部传递碰撞力,导致车辆碰撞时受损较大。另外,现有车型中,通常在两侧前减震器塔之间无加强结构,导致两侧前减震器塔的结构强度相对较弱,而即使部分车型中在两侧前减震器塔之间设有加强结构,也因结构设置不合理,导致加强结构无法拆卸而影响整车装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前减震器塔安装总成,以提高前减震器塔的结构强度及其安装稳定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前减震器安装总成,包括分设于两侧的前减震器塔,以及连接于两侧的所述前减震器塔之间的加强支架,
所述前减震器塔包括减震器塔本体,所述减震器塔本体具有由截面呈“U”字形的第一主体、与固连于所述第一主体顶端的“C”字形的第二主体构成的本体支架,以及罩扣于所述本体支架顶部的安装支架;于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间围构形成有通孔,并于所述第一主体的底端形成有半轴通道,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间固连,并于所述安装支架上构造有与所述通孔贯通的减震器过孔、和位于所述减震器过孔一侧的减震器安装部;
进一步的,所述前减震器塔还包括于所述第一主体的内侧设置的传力加强支架,所述传力加强支架位于所述半轴通道的上方,并至少与所述第一主体的两侧内侧壁固连在一起,且所述传力加强支架的截面具有交替设置的凸起部与凹入部,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凹入部平行设置,并均沿纵梁的长度方向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支架包括对应于两侧的所述前减震器塔分别设置的两个连接体,以及可拆卸连接于两侧的所述连接体之间的连接梁,各所述连接体固连于对应侧的所述安装支架上,并于各所述连接体上形成有与相应侧的所述减震器过孔贯通布置的连接体过孔。
进一步的,于所述本体支架内嵌装有本体加强支架,所述本体加强支架与所述第一主体及所述第二主体分别固连,并于所述本体加强支架上对应于所述减震器过孔设有加强支架过孔。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支架过孔与所述连接体过孔均随形于所述减震器过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减震器安装部为于所述减震器过孔一侧设置的减震器安装孔,且对应于所述减震器安装孔,于所述本体加强支架及所述连接体上分别设有加强支架安装过孔和连接体安装过孔。
进一步的,于所述第一主体的敞口处固连有本体支架加强板,所述本体支架加强板沿所述第一主体高度方向延伸设置,并对应于所述半轴通道,于所述本体支架加强板上构造有半轴过孔。
进一步的,所述本体支架加强板的底端相对于所述第一主体外伸设置,并于所述本体支架加强板的外伸端设置有缺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458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