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在酱料类食品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31114.0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998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巫世贵;张晖;刘俊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市自然之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3/3499 | 分类号: | A23L3/3499;A23L3/349;A23L3/3463;A23L27/60;A23L27/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隋金艳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抑菌剂 植物源性 食品级 酱料 化学防腐剂 添加量 抑菌 保质期延长 防腐材料 应用食品 保质期 丁香酚 肉桂醛 石竹烯 适配性 摄入 原味 感官 制备 防腐 应用 食用 | ||
1.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在酱料类食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包括肉桂醛、丁香酚和石竹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在酱料类食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在酱料类食品中的添加量为0.04%~0.08%。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在酱料类食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按重量份数包括15~85份肉桂醛、3~60份丁香酚和0.2~15份石竹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在酱料类食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按重量份数包括65份肉桂醛、19~28份丁香酚和6~11份石竹烯。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在酱料类食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酱料类食品包括番茄酱、沙拉酱、芥末酱、辣椒酱、蛋黄酱、香锅底料或火锅底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在酱料类食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利用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制备番茄酱过程中,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在拌料工序与配料混合均匀后一起加入,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的添加量为番茄泥总质量的0.07%。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在酱料类食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利用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制备沙拉酱过程中,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在油脂打发工序与油脂混合一起加入,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的添加量为沙拉酱总质量的0.08%。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在酱料类食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利用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制备芥末酱过程中,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在均质工序与调味料混合后一起加入,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的添加量为芥末酱总质量的0.08%。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在酱料类食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利用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制备辣椒酱过程中,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在调味工序与调味料混合后一起加入,然后均质,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的添加量为辣椒酱总质量的0.08%。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在酱料类食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利用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制备火锅底料过程中,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在搅拌工序加入,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的添加量为原料总质量的0.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市自然之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市自然之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3111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