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气门的成型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28021.2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479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向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建大恒益气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29/00 | 分类号: | B21C29/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杨柳 |
地址: | 401520***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气门 成型 冷却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气门的成型加工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气门的成型冷却装置,包括基座,基座上设有固定连接的固定座和滑动连接的挤压头,挤压头位于固定座的上方;固定座呈槽形,固定座内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将固定座分隔成上部的挤压槽和下部的蓄水腔;固定板上设有多个穿孔和排水孔,穿孔和排水孔均将挤压槽和蓄水腔连通,蓄水腔内滑动设有浮板,浮板上设有多个插孔,插孔与穿孔一一正对,挤压槽连接有进水管。通过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的气门冷却设备在冷却处理时水花易飞溅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门的成型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气门的成型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气门的结构形似于钉子,其轴截面形状大致呈T形,其成型制造方法通常有两种,一种是直接使用具有容腔形状相同的模具直接浇筑成型,其优点是快速方便,缺点是模具内部的精密度要求高,造价贵,因此,普遍的采用另一种成型方式,亦即通过对杆状零件的一端进行热熔并对其端部进行挤压来成型,相较于前述方法,由于需要对零件二次加工,使得成型加工繁琐复杂,但是由于其成本低,也普遍受到了广泛使用。
在采用热熔挤压成型的方式进行气门加工的过程中,由于零件是经过高温熔化而挤压成型的,完成挤压后的零件具有较高的温度,为了防止零件烫伤工人,因此需要对零件进行冷却处理。现目前气门的冷却处理方式主要是通过将气门固定在一旋转轴上,利用旋转轴的旋转使气门同步转动并与冷却水全面接触进行冷却,但是由于气门在冷却过程中是旋转状态,冷却水容易在离心力作用下被甩飞,由此导致水花四溅,影响了加工环境,不便于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基于气门的成型冷却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气门冷却设备在冷却处理时水花易飞溅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气门的成型冷却装置,包括基座,基座上设有固定连接的固定座和滑动连接的挤压头,挤压头位于固定座的上方;固定座呈槽形,固定座内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将固定座分隔成上部的挤压槽和下部的蓄水腔;固定板上设有多个穿孔和排水孔,穿孔和排水孔均将挤压槽和蓄水腔连通,蓄水腔内滑动设有浮板,浮板上设有多个插孔,插孔与穿孔一一正对,挤压槽连接有进水管。
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挤压头用于对零件进行挤压加工,固定座用于固定待加工的零件,加工时零件穿过固定板上的穿孔和浮板上的插孔进行安装,穿孔和插孔对零件的两端分别进行限位固定,避免零件在受到挤压作用力时出现歪偏的情况,保证气门的成型质量。挤压槽和蓄水腔用于对成型后的零件进行冷却处理,以降低气门的温度,完成挤压成型后,进水管向挤压槽内进水而对气门上被挤压成型的部位进行冷却,使被挤压部位快速降温和固化,保证气门的成型效果,且由于此时完成挤压后的零件端部呈扁平状而将穿孔完全封堵,挤压槽内的水将经由排水孔排入蓄水腔内,蓄水腔蓄水而使液面上升,浮板在浮力作用下跟随液面上升而将完成挤压后的气门上顶,将气门从固定座内推出,当气门上被挤压成型的扁平部位远离穿孔后,穿孔失去气门扁平部位的阻挡而被打开,此时挤压槽内的部分水将经由穿孔与气门的杆体之间的间隙流入蓄水腔内,从而在流动的过程中对气门的杆体部位进行有效冷却。
采用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通过向挤压槽进水而实现对气门被挤压部位的冷却,相比直接通过旋转轴带动气门转动进行喷淋冷却,一方面无需降低了水的流速,减小了冷却时的用水量,节约资源,另一方面能够有效避免气门旋转而使冷却水飞溅的问题,保证了加工环境的整洁。
2、通过排水孔向蓄水腔内进水而令浮板上浮,从而将完成成型加工的气门上推,由此使完成加工后的气门从蓄水腔内自动脱出,以便于将完成加工后的气门取下。
3、浮板促使气门上移的同时,将穿孔打开而使挤压槽由穿孔向蓄水腔内进水,水在流经穿孔时,沿气门的杆体流动,而对气门的杆体部位进行有效冷却,保证了对气门的冷却效果,提高产品的生产加工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建大恒益气门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建大恒益气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280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调直拉丝一体机
- 下一篇:一种橡胶软管用增强钢丝及其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