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均衡地铁车厢载客量的引导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619411.3 | 申请日: | 2018-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982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 发明(设计)人: | 廖律超;吴陈伟;陈泓妤;董霓;邹复民;钟伦贵;肖吉英;包琴;陈志峰;卓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工程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M1/27 |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裴金华 |
| 地址: | 350118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厢 拥挤 地铁车厢 载客量 乘客 上车 均衡 车厢空间 乘客选择 等级分类 候车乘客 上下车 拥堵 预设 候车 站点 下车 地铁 调度 缓解 | ||
1.一种均衡地铁车厢载客量的引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获取车厢内当前乘客数量m、下一站会下车的乘客数量l以及下一站对应车厢外候车乘客数量n;
S20:计算m-l+n的值,根据预设拥挤等级分类标准划分该车厢的拥挤等级并在下一站显示所述拥挤等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均衡地铁车厢载客量的引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车厢内当前乘客数量m包括:
采集车厢内实时视频图像;
基于机器视觉技术识别所述实时视频图像中乘客数量m,并实时更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均衡地铁车厢载客量的引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下一站会下车的乘客数量l包括:
识别车厢内乘客的面部信息并获取下一站站点名称;
将所述面部信息与数据库中预存面部与下车站对照表匹配,统计所述面部信息对应下车站名称与下一站站点名称一致的所述面部信息的数量作为下一站会下车的乘客数量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均衡地铁车厢载客量的引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下一站会下车的乘客数量l包括:
读取车厢内乘客携带的地铁票上的标签信息并获取下一站站点名称;
根据所述标签信息获取与所述标签信息对应的下车站的名称,统计所述下车站的名称与所述下一站站点名称相一致的所述标签信息的数量作为下一站会下车的乘客数量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均衡地铁车厢载客量的引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下一站会下车的乘客数量l包括:
采集车厢内乘客的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
将所述肢体动作和所述面部表情与预设下车动作和面部表情库比对,计算所述肢体动作和所述面部表情对应乘客准备下车的概率,若所述概率大于一预设阈值,则判断对应乘客准备下车;
统计准备下车的所述肢体动作和所述面部表情对应乘客的总数作为下一站会下车的乘客数量l。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均衡地铁车厢载客量的引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下一站对应车厢外候车乘客数量n包括通过在下一站候车点设置传感器和/或摄像头来获取下一站对应车厢外候车乘客数量n,所述传感器包括人体红外传感器和/或压力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均衡地铁车厢载客量的引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0中所述预设拥挤等级分类标准如下:
若m-l+n的值大于等于预设阈值A1则判断非常拥挤;
若m-l+n的值大于预设阈值A2且小于等于预设阈值A1则判断相对拥挤;
若m-l+n的值小于预设阈值A2则判断相对空置。
8.一种均衡地铁车厢载客量的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车厢内当前乘客数量m、下一站会下车的乘客数量l以及下一站对应车厢外候车乘客数量n;
等级划分模块,用于计算m-l+n的值,并根据预设拥挤等级分类标准划分该车厢的拥挤等级;
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拥挤等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均衡地铁车厢载客量的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采集车厢内实时视频图像,基于机器视觉技术识别所述实时视频图像中乘客数量m,并实时更新以获取车厢内当前乘客数量m;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识别车厢内乘客的面部信息并获取下一站站点名称;
将所述面部信息与数据库中预存面部与下车站对照表匹配,统计所述面部信息对应下车站名称与下一站站点名称一致的所述面部信息的数量以作为下一站会下车的乘客数量l;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采集对应车厢下一站候车点实时视频图像,基于机器视觉技术识别该实时视频图像中候车乘客数量n。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均衡地铁车厢载客量的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读取单元,用于读取车厢内乘客携带的地铁票上的标签信息;
第一统计单元,用于统计被读取单元读取到的所述标签信息的数量作为车厢内当前乘客数量m;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下一站站点名称;
第二统计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标签信息获取与所述标签信息对应的下车站的名称,统计所述下车站的名称与所述下一站站点名称相一致的所述标签信息的数量作为下一站会下车的乘客数量l;
或包括:
采集单元,用于采集车厢内乘客的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
判定单元,用于将所述肢体动作和所述面部表情与预设下车动作和面部表情库比对,计算所述肢体动作和所述面部表情对应乘客准备下车的概率,若所述概率大于一预设阈值,则判断对应乘客准备下车;
第三统计单元,用于统计准备下车的所述肢体动作和所述面部表情对应乘客的总数作为下一站会下车的乘客数量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工程学院,未经福建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1941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