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模组母版、光学模组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10454.5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967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金忠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43 | 分类号: | G02F1/1343;G02B30/27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21563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模组 母版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光学模组母版、光学模组及制备方法。其中光学模组母版的制备方法包括:提供一衬底基板;衬底基板包括多个光学模组区域;在衬底基板一侧形成透明导电层;将每个光学模组区域内的透明导电层进行刻蚀,刻蚀路径为封闭图形,刻蚀路径包围区域为第一区域,每个第一区域以外的区域为第二区域。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将母版上每个光学模组区域内的透明导电层用封闭图形刻蚀,形成刻蚀路径包围的第一区域和第一区域之外的第二区域,可以在将母版切割为多个光学模组之前检测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透明导电层之间是否绝缘,防止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透明导电层之间短路的不良产品进入后续流程,提高光学模组的良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光学模组母版、光学模组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裸眼3D显示是近年比较热门的立体显示技术,无需佩戴任何辅视眼镜或者头盔等设备就能享受到良好的立体显示效果。
柱状透镜3D显示原理是在显示屏的前面加上一层柱状透镜,使显示屏的像平面位于柱状透镜的焦平面上,这样在每个柱状透镜下面的图像的像素被分成几个子像素,使得透镜能以不同的方向投影每个子像素,当观看者位于合适的观看位置就可观看到立体图像。2D/3D可切换光学模组就是利用柱状透镜3D显示技术和液晶的旋转性来实现2D与3D的转换。它是在两片带有透明电极的基板之间加上一层柱状透镜,然后填充液晶,通过外接电压控制液晶的旋转,从而实现2D与3D的转换。
2D/3D可切换光学模组的基板上的透明电极容易在制备过程中受水气入侵而被腐蚀,为了阻隔水气入侵,会在基板边缘设置标示线路,从而隔断透明电极,以阻断水气进入。为了提高2D/3D可切换光学模组制备效率,现有技术通过切割一块包括多个光学模组区域的母版形成,由于现有技术中设计标示线路时会预留连接端子的图形切口,在母版切割前无法检测标示线路是否完全隔离透明电极,容易造成不良品流入后续制程以及生产成本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学模组母版、光学模组及制备方法,以实现光学模组的制作过程中质量检测,提高光学模组的良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学模组母版的制备方法,包括:
提供一衬底基板;所述衬底基板包括多个光学模组区域;
在所述衬底基板一侧形成透明导电层;
将每个所述光学模组区域内的所述透明导电层进行刻蚀,刻蚀路径为封闭图形,所述刻蚀路径包围区域为第一区域,每个所述光学模组区域中的所述第一区域以外的区域为第二区域。
可选的,还包括:
检测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透明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透明导电层之间是否绝缘;
若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透明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透明导电层之间非绝缘,继续执行将每个所述光学模组区域内的所述透明导电层进行刻蚀的操作,直至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透明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透明导电层之间绝缘;其中,所述刻蚀路径为封闭图形,所述刻蚀路径包围区域为第一区域,每个所述光学模组区域中的所述第一区域以外的区域为第二区域。
可选的,还包括:在所述衬底基板一侧形成柱状透镜阵列和配向层,或者,在所述衬底基板一侧形成配向层。
可选的,检测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透明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透明导电层之间是否绝缘包括:
测量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透明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透明导电层之间的电阻;
若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透明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透明导电层之间的电阻大于预设阈值,则判定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透明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透明导电层之间绝缘。
可选的,检测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透明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透明导电层之间是否绝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104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