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加强电动汽车车身正面碰撞性能的加强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09680.1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69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刘玉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观致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15 | 分类号: | B62D21/15;B60K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易咏梅;杨涛 |
地址: | 21551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加强 电动汽车 车身 正面 碰撞 性能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加强电动汽车车身正面碰撞性能的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包括设置在电池包中的纵向加强梁和经改造的副车架。本发明的加强结构能够在保证汽车正面碰撞性能的同时降低整车高度,从而使汽车造型更加美观,车身的风阻也更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如何加强机动车辆的结构强度,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加强电动汽车车身正面碰撞性能的加强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以及电动汽车技术的日益成熟,电动汽车逐渐成为更多人的选择。正面碰撞强度是衡量车辆安全性能的重要指标,参见图1,现有电动汽车的车身正碰结构包含前纵梁1和中纵梁2,当车辆前部发生碰撞时,碰撞能量自前纵梁1向后传递至中纵梁2,副车架3和电池包4并不参与碰撞策略。
这种现有的车身正碰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为了保证车辆的正碰性能,通常需要中纵梁具有足够的高度尺寸或厚度尺寸,而为了保证车辆的续航里程,对于电池包的高度尺寸或厚度尺寸也有较高要求。为了同时满足中纵梁和电池包的高度尺寸,以及为了保证车辆离地间隙和客舱的乘坐舒适性,需要抬高整车高度,这就导致车辆的风阻变大,并且造型也不美观,特别是对于要求高度较低的电动跑车来说,现有方案很难实现。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加强电动汽车车身正面碰撞性能的加强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加强结构包括纵向加强梁,所述纵向加强梁布置在车辆的电池包中并且定位成使所述纵向加强梁的前端与车身的前纵梁的后部对齐。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加强结构还包括副车架,所述副车架布置在所述前纵梁的下方并且定位成使所述副车架的前端位于车辆前端并且使所述副车架的后部安装点与所述纵向加强梁的前端对齐。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副车架定位成使所述副车架的前端与所述前纵梁的前端对齐。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纵向加强梁的宽度与所述前纵梁的宽度一致。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纵向加强梁由型钢制成或由钣金件焊接而成。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车身不具有中纵梁。
本发明的加强结构能够在保证汽车正面碰撞性能的同时降低整车高度,从而使汽车造型更加美观,车身的风阻也更小。
附图说明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优点和功能,可以参考附图中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的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附图旨在示意性地阐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范围没有任何限制作用,图中各个部件并非按比例绘制。
图1示出了现有车辆车身正碰结构的示意图。
图2示例性地示出了具有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加强结构的车身结构的仰视图。
图3示例性地示出了具有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加强结构的车身结构的前部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用于加强电动汽车车身正面碰撞性能的加强结构。这里所描述的仅仅是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所述优选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想到能够实现本发明的其他方式,所述其他方式同样落入本发明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观致汽车有限公司,未经观致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096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参数调节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晶体管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