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孢霉素A免疫原的制备方法、环孢霉素A免疫原和抗环孢霉素A特异性抗体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00848.2 | 申请日: | 201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273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许秀丽;王艳新;常缘荣;周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丹大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14/765 | 分类号: | C07K14/765;C07K14/77;C07K14/435;C07K14/795;C07K16/44;G01N33/53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刘奇 |
地址: | 101149 北京市通州区中关村科技园区通***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孢霉 免疫原 制备 特异性抗体 羧基衍生物 羟化 酶联免疫检测 特异性识别 交叉反应 碳二亚胺 载体蛋白 草酰氯 氯仿 偶联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孢霉素A免疫原的制备方法,属于酶联免疫检测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将环孢霉素A与草酰氯在氯仿中反应,得到环孢霉素A羧基衍生物;将得到的环孢霉素A羧基衍生物与碳二亚胺、载体蛋白混合、偶联,得到环孢霉素A免疫原。采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得到环孢霉素A免疫原,再将环孢霉素A免疫原制备成抗环孢霉素A特异性抗体,该特异性抗体能够特异性识别环孢霉素A,与去甲环孢素、羟化环孢素和二羟化环孢素等存在极微弱的交叉反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酶联免疫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孢霉素A免疫原的制备方法、环孢霉素A免疫原和抗环孢霉素A特异性抗体。
背景技术
环孢霉素A是一种高效免疫抑制剂,临床主要用于肝、肾、胰、心、肺、皮肤、角膜及骨髓移植,以减轻或防止排斥反应,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移植物的存活率。但由于其治疗窗狭窄,药动学参数个体差异大,低于有效浓度易引起排斥反应或诱发自身免疫性疾病,高于有效浓度则易引起感染或肝、肾及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而且,CsA血药浓度水平易受性别、年龄、肥胖、肝功能、胃肠功能、药物相互作用以及饮食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因此,监测全血中CsA的血药浓度并调整其浓度在有效范围已成为临床合理使用CsA的重要方法。
目前已知的环孢霉素A(cyclosporine A,CsA)在体内的代谢产物有15种之多,主要以去甲环孢素,羟化环孢素及二羟化环孢素三种代谢物为主。因此在环孢霉素A的血药浓度监测过程中,特异性的测定CsA不受其代谢物的影响,是准确反映CsA药代动力学过程及安全用药的重要前提。
目前,体外测定环孢霉素A的方法主要高效液相色谱法,有放射免疫法(RIA),化学发光免疫法(CLIA),荧光偏振法(FPIA),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胶乳增强比浊法。其中,高效液相色谱法,能够识别环孢霉素A及其类似物,但其设备昂贵,操作复杂,需要前处理,通量小,不适合在临床推广。而放射免疫法(RIA),化学发光免疫法(CLIA),荧光偏振法(FPIA),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胶乳增强比浊法,均是基于抗原抗体的免疫反应原理,因此试剂使用的CsA抗体的特异性就决定了检测试剂对CsA药物监测的特异性。然而,目前已知多数商品化CsA测定试剂并不是特异性识别CsA,同CsA的主要代谢物,去甲环孢素、羟化环孢素和二羟化环孢素存在较大的交叉反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孢霉素A免疫原的制备方法,采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得到环孢霉素A免疫原,再将环孢霉素A免疫原制备成抗环孢霉素A特异性抗体,该特异性抗体能够特异性识别环孢霉素A,与去甲环孢素、羟化环孢素和二羟化环孢素等存在极微弱的交叉反应。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孢霉素A免疫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环孢霉素A与草酰氯在氯仿中反应,得到环孢霉素A羧基衍生物;
2)将所述步骤1)得到的环孢霉素A羧基衍生物与碳二亚胺、载体蛋白混合、偶联,得到环孢霉素A免疫原。
优选的,所述步骤1)环孢霉素A与草酰氯的质量比为(8~12):(7~7.5)。
优选的,所述步骤1)环孢霉素A与草酰氯的质量比为10:7.23。
优选的,所述步骤1)环孢霉素A的质量与氯仿的体积比为(8~12)g:(35~45)ml。
优选的,所述步骤1)反应的时间为4.5~5.5h,所述反应在搅拌下进行,所述搅拌的速度为450~550rpm。
优选的,所述步骤2)环孢霉素A羧基衍生物与碳二亚胺、载体蛋白的质量比为(90~110):(45~55):(90~110)。
优选的,所述步骤2)载体蛋白包括牛血清白蛋白、兔血清白蛋白、人血清白蛋白、牛甲状腺球蛋白、鸡卵清蛋白或血蓝蛋白。
优选的,所述步骤2)偶联的时间为2.5~3.5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丹大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丹大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008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