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门台用摩擦阻尼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96650.1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496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刘雷;凌钢;郭丽丽;邢天天;王涛;曹梦雨;赵斐;李刚;宋桀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青云航空仪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13/04 | 分类号: | B64C13/04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陆峰 |
地址: | 1013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门 摩擦 阻尼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飞机油门操纵系统的应用开发领域,涉及一种油门台用摩擦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阻尼装置采用一体式模块化设计,直接安装于油门台壳体上,与油门杆系统扇齿轮及调力旋钮相连,为油门杆提供操纵力;所述的摩擦阻尼装置采用双接触式摩擦副,油门杆操纵力可随摩擦副正压力变化而改变;所述摩擦阻尼装置由调节组件(1)和预紧组件(2)组成,调节组件(1)和预紧组件(2)通过连接螺钉(3)连接组成整体。解决了传统阻尼装置不能实现外场可调问题的同时,摩擦阻尼装置受环境温度影响小,安装方便,维修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飞机油门操纵系统的应用开发领域,涉及一种外场可调式油门杆操纵力摩擦阻尼装置,用于提供油门杆的操纵力及实现操纵力的在线连续调整。
背景技术
现代有人飞行器机载人工力感装置采用阻尼器实现杆力反馈,舒适的操纵力对改善飞行员操控的平顺性、机动性等具有重要意义。现有机载操纵杆阻尼装置多为接触摩擦式外场不可调设计,操纵力指标随机载环境变化稳定性不理想,对不同任务操纵力的需求形成极大的制约。
提供一套为飞机油门台配套的摩擦阻尼装置。该装置可为油门杆提供稳定的操纵力,转动油门台台面上的调力旋钮,可实现油门杆操纵力的在线连续可调,以实现不同任务对油门杆操纵力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飞行员对油门杆操纵力舒适度的需求,为油门杆提供稳定的操纵力,并能实现油门杆操纵力的在线连续调整,本发明设计一种飞机油门台用摩擦阻尼装置,该装置采用一体式模块化设计,与油门杆系统扇齿轮及调力旋钮相连,可为油门杆提供稳定的操纵力,并能通过转动调力旋钮,实现油门杆操纵力的在线连续调整。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门台用摩擦阻尼装置,所述摩擦阻尼装置采用一体式模块化设计,直接安装于油门台壳体上,与油门杆系统扇齿轮及调力旋钮相连,为油门杆提供操纵力;所述的摩擦阻尼装置采用双接触式摩擦副,油门杆操纵力可随摩擦副正压力变化而改变;所述摩擦阻尼装置由调节组件1和预紧组件2组成,调节组件1和预紧组件2通过连接螺钉3连接组成整体。
优选地,所述的调节组件1依次由接头5、软轴8、第一铜套6、第二铜套10、压板9串联在一起,并通过紧固螺钉4、螺钉7固定在安装座11上。
优选地,所述的预紧组件2包括摩擦副和预紧单元,其中摩擦副装配关系为:上摩擦盘14的连接轴依次穿过预紧齿轮13、下底座12、小碟形弹簧22,并与锁紧螺母23连接组成摩擦副,通过调整锁紧螺母23位置,挤压小碟形弹簧22,改变摩擦副的正压力,调节预紧齿轮13的转动力矩。预紧单元的装配关系为:上摩擦盘14背面通过大碟形弹簧21与剪叉机构15的压板接触,剪叉机构15的固定块与预紧壳体19相连,剪叉机构15的螺母与齿轮副16的大齿轮螺杆组成螺纹副,齿轮副16通过上端盖18、下端盖20及安装螺钉17安装在预紧壳体19上。齿轮副16转动通过螺纹副转化为螺母平动,剪叉机构15的压板严摩擦副轴向平动,挤压大碟形弹簧21,改变摩擦副的正压力,调节预紧齿轮13的转动力矩。
优选地,所述摩擦阻尼装置用于提供油门杆操纵力,并能实现油门杆操纵力的在线连续调整,所述的油门杆操纵力分为基础力和阻尼力,所述基础力由调力旋钮的零位来表征,调节锁紧螺母23位置,改变摩擦副的正压力,调节预紧齿轮13对油门杆的作用力;所述的阻尼力为转动调力旋钮时油门杆的表征力,运动传递至大碟形弹簧21,改变摩擦副的正压力,调节预紧齿轮13对油门杆的作用力。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油门台用摩擦阻尼装置,用于提供纵油门杆的操纵力及实现操纵力的在线连续调整。通过调节锁紧螺母23,改变摩擦副正压力,实现油门杆基础力调整;调转动力旋钮,带动软轴8,齿轮副16转动,剪叉机构15运动,改变摩擦副正压力,调节油门杆阻尼力,实现油门杆操纵力在线连续调整。解决了传统阻尼装置不能实现外场可调的问题;整套摩擦阻尼装置采用纯机械结构零件组成,受环境温度影响小;采用软轴8传递运动,可较好适应安装空间的需求;摩擦阻尼装置采用一体式模块化设计,可实现快速拆装调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青云航空仪表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青云航空仪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966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螺旋桨同步变距机构及具有其的变距螺旋桨
- 下一篇:一种表面微观气动布局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