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氦气轮机的板翅式回热器壳体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91661.0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416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李贝贝;庄重;马建强;原文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2C7/08 | 分类号: | F02C7/08;F02C7/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岳泉清 |
地址: | 150036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氦气 轮机 板翅式回热器 壳体 | ||
一种用于氦气轮机的板翅式回热器壳体,它涉及一种板翅式回热器壳体。本发明目的是要解决回热器内部空间无法充分利用,氦气分配不均匀,回热器的换热效率较低,芯体结构体积过大增加翅片的焊接难度的问题。一种用于氦气轮机的板翅式回热器壳体由外壳、第一冷气进气管、第二冷气进气管、第一冷气出气管、第二冷气出气管、热气出气管、热气进气管及隔板组成,所述的外壳横截面为梯形,外壳内部延长度方向设置第一空腔及第二空腔,且第一空腔及第二空腔并列设置,第一空腔与第二空腔之间设置隔板,且所述的第一空腔与第二空腔为长方体空腔。本发明适用于氦气轮机的板翅式回热器壳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板翅式回热器壳体。
背景技术
氦气轮机回热器布置在氦气轮机高压压气机和涡轮之间,受到外壳体尺寸的限制,同时考虑到高温氦气从反应堆进入涡轮的入流管道和低温氦气进出回热器的管路限制,将回热器布置为多个模块,均匀布置在氦气轮机壳体中。现有单模块回热器外壳截面为梯形,但回热器芯体结构无法与单模块回热器外壳结构一致,导致回热器内部空间无法充分利用,且现有氦气轮机回热器存在氦气分配不均匀,氦气轮机回热器的换热效率较低(85%~90%),芯体结构体积过大增加翅片的焊接难度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要解决回热器内部空间无法充分利用,氦气分配不均匀,回热器的换热效率较低,芯体结构体积过大增加翅片的焊接难度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氦气轮机的板翅式回热器壳体。
一种用于氦气轮机的板翅式回热器壳体由外壳、第一冷气进气管、第二冷气进气管、第一冷气出气管、第二冷气出气管、热气出气管、热气进气管及隔板组成,所述的外壳横截面为梯形,外壳内部延长度方向设置第一空腔及第二空腔,且第一空腔及第二空腔并列设置,第一空腔与第二空腔之间设置隔板,且所述的第一空腔与第二空腔为长方体空腔;所述的第一空腔的横截面边长分别为L1及K1;所述的第二空腔的横截面边长分别为L2及K2;所述的L1:K1=1:(0.7~0.8);所述的L2:K2=1:(0.9~1.0);所述的L1:K2=1:(0.7~0.8);
所述的外壳顶部设置热气出气管,外壳底部设置与热气进气管,第一空腔上部设置第一冷气进气管,第一空腔下部设置第一冷气出气管,第二空腔上部设置第二冷气进气管,第二空腔下部设置第二冷气出气管。
本发明优点:
1、根据回热器模块的总体布置方案,可以确定单模块回热器的设计尺寸。同时考虑到氦气在回热器芯体段能够更加均匀流动,将单模块回热器结构设计成两端进气型式,回热器单模块又分为两个小模块进行设计计算,两个小模块用隔板隔开。
2、由于回热器外壳截面为梯形,而现有回热器芯体结构无法与壳体结构一致,因此回热器内部空间无法充分利用,且芯体结构体积过大会增加翅片的焊接难度,因此,本发明将回热器设计为两个模块,即第一空腔1-1及第二空腔1-2分别设置芯体结构,减少单个芯体结构体积,改善翅片焊接工艺。
3、由于两个模块的结构尽量符合回热器壳体,将回热器内部空间充分利用,增加了换热面积,虽然在结构上布置复杂,但是可以有效解决氦气分配不均匀的问题,提高氦气轮机回热器的换热效率。
4、现有回热器由于芯体结构体积过大,沿回热器截面方向进入气体时,气体首先在横向距离产生气流分布不均匀,造成回热器模块换热效率较低,本发明通过两个模块设计,减少单个芯体体积,减少气流流动距离,提高温度分布均匀性,增加了换热效率。
5、本发明一种用于氦气轮机的板翅式回热器壳体换热效率在95%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用于氦气轮机的板翅式回热器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916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气轮机导叶装置及燃气轮机
- 下一篇:一种飞行器燃油输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