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交通信号周期计算方法及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80573.0 | 申请日: | 2018-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541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郑剑峰;刘敏俊;刘向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G08G1/08;G08G1/081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杨泽;刘芳 |
地址: | 100193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通信号 周期 计算方法 设备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交通信号周期计算方法及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交通信号周期计算方法包括:接收目标区域内的车辆上传的轨迹数据;将目标区域划分为多个交通子区域,每个交通子区域内包括多个交通路口;根据轨迹数据和预存的地图数据模拟计算每个交通路口的交通信号周期,其中,属于同一个交通子区域的交通路口的交通信号周期具有公共周期,交通信号周期是公共周期的整倍数。通过将目标区域划分为多个交通子区域,利用车辆的轨迹数据和各交通路口的位置关系模拟出可改善通行情况的交通信号周期,避免小周期路口的无效等待,且单个交通子区域内的交通路口的交通信号周期符合同一规律,可有效缓解交通拥堵现象,同时节约人力。
技术领域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智能交通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交通信号周期计算方法、一种交通信号周期计算设备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由于道路规划、交通信号配时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某一路段某一流向,在特定时间内累积排队等待通行的交通车流队列大于路段长度,会造成严重的交通拥堵现象。单纯依靠交警的指挥控制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且解决效果不佳;传统的基于红绿灯具有共同变换周期的交通信号控制方法,若两路口周期不一样,会发生偏移,车辆在通过时依然会导致交通拥堵现象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在于,提出一种交通信号周期计算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在于,提出一种交通信号周期计算设备。
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在于,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有鉴于此,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交通信号周期计算方法,包括:接收目标区域内的车辆上传的轨迹数据;将目标区域划分为多个交通子区域,每个交通子区域内包括多个交通路口;根据轨迹数据和预存的地图数据模拟计算每个交通路口的交通信号周期,其中,属于同一个交通子区域的交通路口的交通信号周期具有公共周期,交通信号周期是公共周期的整倍数。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交通信号周期计算方法,将目标区域划分为多个交通子区域,利用车辆上传的轨迹数据和各交通路口的位置关系模拟出可以改善通行情况的交通信号周期,且单个交通子区域内的所有交通路口的交通信号周期符合同一规律,使其具有规整的配时方案,可有效缓解交通拥堵现象,同时节约人力。具体而言,单个交通子区域内的所有交通路口的交通信号周期如果选择同一大周期(如200s),则所有路口的等待时间都较长,会造成小路口的无效等待,采取公共周期后,各交通信号周期具有公约数,既可缩短小路口的等待时长(如缩小为50s),避免选取大周期时一些小周期路口的无效等待,又能保证各个路口的周期整体协调(4个小周期等于1个大周期),不会发生偏移。
另外,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交通信号周期计算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轨迹数据包括相关联的车速和实时位置;地图数据反映目标区域内的交通路口的分布。
在该技术方案中,具体限定了轨迹数据和地图数据。其中,轨迹数据体现了车辆的行驶情况,同一车辆的一系列实时位置构成了该车辆的运行轨迹,将车速与实时位置相关联,既可体现出车辆在何处顺畅通行,又在何处出现缓行甚至等待。统计不同车辆在不同交通路口的轨迹数据,可使得各交通路口的通行情况一目了然。地图数据记载了目标区域的地理信息,由此可获取交通路口所在的位置及不同交通路口的分布关系,使得模拟计算的结果更准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805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终端进行互动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环保型冷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