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朝鲜蓟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63587.1 | 申请日: | 2018-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128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汤须崇;黄家妮;汤伟玮;黄志宏;洪俊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侨大学;厦门智善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28 | 分类号: | A61K36/28;A61K9/16;A61P1/16;A61P1/14;A61P35/00;A23L33/105;A23L29/30;A23P10/2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秦彦苏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朝鲜 颗粒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朝鲜蓟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用水或乙醇水溶液提取朝鲜蓟花苞后,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柱洗脱分离,收集50~95%乙醇水溶液的洗脱液,浓缩干燥,得到朝鲜蓟提取物;与乳糖、糊精混合均匀,再加入乙醇水溶液作为润湿剂和淀粉浆作为粘合剂,制软材,过筛,干燥,整粒,即得。本发明通过提取、浓缩、大孔树脂柱分离、喷雾干燥等工序对朝鲜蓟的有效成分进行了充分提取、分离、纯化,并将其制作成了便于食用和保存的颗粒状,所制得的朝鲜蓟颗粒剂粒度适合,外观均匀、美观,溶化时间、水分、有效成分含量等均符合现行《中国药典》相关要求,适合当前生产要求,质量检测方法方便且易于操作、产品合格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和食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朝鲜蓟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朝鲜蓟(Artichoke),别名菜蓟、洋蓟、菊蓟、荷花百合、法国百合,学名Cynarascolymus L.,是菊科菜蓟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朝鲜蓟作为一种药食两用的食材,其叶中含有丰富的多酚、黄酮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如二咖啡奎尼酸、洋蓟素(1,5-二咖啡酰奎尼酸)、绿原酸(3-咖啡酰奎尼酸)、木犀草素葡萄糖甙、芹菜素葡萄糖甙等。朝鲜蓟及其提取物具有保肝、降低胆固醇、抗氧化、抗菌、利尿、改善消化系统功能和抗癌作用。将朝鲜蓟制备成颗粒剂可以有利于朝鲜蓟的服用及有效成分的充分利用,但目前还未有一种朝鲜蓟颗粒剂制备方法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朝鲜蓟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该该颗粒剂结合朝鲜蓟提取物的功效与剂型优点,具有溶解快、稀释快、作用快、生物利用度高的优势。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一是:
一种朝鲜蓟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1)取朝鲜蓟花苞,切片,烘干,粉碎,得到朝鲜蓟粉末;朝鲜蓟粉末用8~20倍量的水或20~95%乙醇水溶液回流提取或超声辅助提取1~3次,每次1~3h,提取液分别滤过,合并滤液,回收溶剂,得到朝鲜蓟粗提物浸膏;该步骤通过回流或超声提取对朝鲜蓟花苞中的有效成分进行提取,尽可能的提取其多酚和黄酮类化合物。
2)将步骤1)得到的朝鲜蓟粗提物浸膏分散于水中,得到朝鲜蓟粗提物含量为20~60g/100mL的上样液,将所述上样液上大孔吸附树脂柱,依次采用2~4倍体积的第一洗脱剂、2~4倍体积的第二洗脱剂、3~6倍体积的第三洗脱剂进行梯度洗脱;所述第一洗脱剂为水,所述第二洗脱剂为10~20%乙醇水溶液,所述第三洗脱剂为50~95%乙醇水溶液;该步骤对步骤1)得到的朝鲜蓟粗提物通过柱分离工艺进行精制,提高其多酚和黄酮等活性成分的含量。
3)收集第三洗脱剂洗脱后的洗脱液,浓缩干燥,得到朝鲜蓟提取物;该步骤对步骤2)得到的洗脱液进行回收溶剂和浓缩,干燥,有利于后期的储存和加工。
4)将步骤3)得到的朝鲜蓟提取物与乳糖、糊精混合均匀,其中朝鲜蓟提取物、乳糖、糊精的质量比为10~30:40~75:10~30;再加入50~70%乙醇水溶液作为润湿剂和8~12%(质量浓度)淀粉浆作为粘合剂,其中8~12%淀粉浆:50~70%乙醇水溶液的体积比为1:1~3,制软材,过筛,50~90℃下干燥1~3h,整粒,得到所述朝鲜蓟颗粒剂。乳糖和糊精作为该颗粒剂中的稀释剂,同时乳糖还作为矫味剂。采用乳糖和糊精作为辅料制备得到的朝鲜蓟颗粒剂各项指标及口感等均优于采用其他辅料。
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1)中,朝鲜蓟粉末用水提取,所述步骤3)中,第三洗脱剂为50~60%乙醇水溶液。朝鲜蓟提取物中指标成分为洋蓟酸和绿原酸,采用水提的情况下对应采用低浓度乙醇水溶液洗脱,为综合考虑提取、吸附、洗脱过程多方面因素得到的最佳条件,通过大孔吸附树脂可使其有效成分洋蓟酸浓度由0.5~1%提高到4.5~5.2%,去除了大部分杂质,纯化效果显著,且活性物质洋蓟素的回收率达到75%以上(原料中洋蓟酸的量以100%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侨大学;厦门智善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华侨大学;厦门智善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635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