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方便移动的双金属铸造模具及铸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45460.7 | 申请日: | 2018-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963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洪波;李春洁;荣守范;马振;焦仁宝;孙建波;朱永长;庄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木斯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C9/06 | 分类号: | B22C9/06;B22C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王程远 |
地址: | 154007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方便 移动 双金属 铸造 模具 方法 | ||
1.一种方便移动的双金属铸造模具,其组成包括:底模具、顶模具,其特征是:所述的底模具开有金属注入槽,所述的金属注入槽卡入上注入管、下注入管、前注入管、后注入管,所述的底模具的底部焊接加固板,所述的加固板连接固定板、并通过螺杆进行固定,所述的固定板的下面设置转盘,所述的转盘的下面设置顶板,所述的固定板、所述的转盘、所述的顶板之间通过铆钉连接固定,所述的顶板固定连接前轮板和后轮板,所述的前轮板与所述的后轮板之间夹持圆轮,所述的圆轮连接橡胶圈,所述的前轮板、所述的圆轮、所述的后轮板之间穿有轮轴,所述的轮轴连接刹车组件;
同时注入两种金属液体,也能够一前、一后注入两种金属液体,根据需要进行选取;上注入管、下注入管、前注入管、后注入管的外面都包覆有隔热板,使上注入管和下注入管、前注入管和后注入管在注入金属液体时不降温;
所述的刹车组件包括刹车板,所述的刹车板的底部固定连接一组圆锥尖,所述的圆锥尖的底部为圆头,所述的前轮板开有定位孔,所述的刹车板固定连接定位板,所述的定位板开有调节长孔,所述的定位孔与所述的调节长孔之间通过调节铆钉固定,所述的定位板沿着所述的调节铆钉滑动,所述的定位板固定连接定位杆,所述的定位杆配合脚踩刹车组合板使用;所述的脚踩刹车组合板包括转动刹车板,所述的转动刹车板的顶部具有刹车卡槽,踩下所述的转动刹车板时所述的定位杆卡入所述的刹车卡槽固定、所述的圆锥尖接触压住所述的橡胶圈,所述的转动刹车板的一侧连接脚踏板,所述的转动刹车板的另一侧连接侧脚踏板,所述的脚踏板与所述的侧脚踏板的顶部均具有摩擦面;所述的转动刹车板开有通孔,所述的轮轴穿过所述的通孔,所述的轮轴的两端均具有螺纹段,所述的螺纹段连接锁紧螺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移动的双金属铸造模具,其特征是:所述的顶模具的一侧具有上扣槽,所述的上扣槽与所述的金属注入槽对接,所述的顶模具扣在所述的底模具上,所述的上扣槽扣在所述的上注入管、下注入管、所述的前注入管、后注入管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移动的双金属铸造模具,其特征是:所述的上注入管与所述的下注入管叠加在一起设置,所述的下注入管的顶部粘接底加固弧板,所述的上注入管的底部粘接顶加固弧板,所述的底加固弧板与所述的顶加固弧板之间设置有隔热板,所述的下注入管与所述的上注入管装入开口弹性套内,所述的开口弹性套的开口处两侧均连接夹紧板,所述的夹紧板之间通过螺栓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便移动的双金属铸造模具,其特征是:所述的上注入管的顶部覆盖上隔热板,所述的下注入管的底部托下隔热板,所述的上注入管、所述的上隔热板、所述的下注入管、所述的下隔热板之间通过所述的开口弹性套进行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移动的双金属铸造模具,其特征是:所述的前注入管的后侧粘接前加固板,所述的后注入管的前侧粘接后加固板,所述的前加固板与所述的后加固板之间通过支撑杆连接,所述的支撑杆穿过所述的隔热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便移动的双金属铸造模具,其特征是:所述的前注入管的前侧设置有前弧形隔热板,所述的后注入管的后侧设置有后弧形隔热板,所述的前注入管、所述的前弧形隔热板、所述的后注入管、所述的后弧形隔热板之间通过开口弹性套进行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便移动的双金属铸造模具,其特征是:所述的开口弹性套的底部插入U形托件内,所述的U形托件的底部具有平面,所述的平面连接调节螺杆,所述的调节螺杆连接螺套,所述的螺套连接底座,所述的底座的底部开有一组固定半球孔,所述的固定半球孔连接圆球、并通过螺钉进行固定,所述的螺钉埋入所述的圆球内。
8.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方便移动的双金属铸造模具的铸造方法,其特征是:本方法包括七步,第一步选取带有上注入管、下注入管、前注入管、后注入管的底模具,第二步将底模具推到需要的位置,第三步踩下脚踏板或侧脚踏板,使刹车板紧密接触圆轮的橡胶圈固定住底模具,第四步将调节螺杆和螺套调节到适合的位置,第五步用U形托件托住开口弹性套,第六步将顶模具扣在底模具上,第七步沿着上注入管、下注入管、前注入管、后注入管注入金属液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木斯大学,未经佳木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4546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型预填充的可倾转式重力铸造工艺
- 下一篇:一种双模水冷式轮毂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