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除油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32447.8 | 申请日: | 2018-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758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李泽锋;高燕;张冕;兰建平;李大维;廖乐军;安子轩;王改红;姬随波;陈建林;陈亚联;宇文昔涵;邵秀丽;安崇清;宋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井下技术作业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3/32 | 分类号: | C09K3/32;C11D1/83;C11D3/44;C11D3/20;C11D3/04;C11D3/60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李新苗 |
地址: | 610056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除油 制备方法和应用 表面活性剂 有机质 除油剂 溶剂 无机盐 重量百分比 油/水界面 除油效果 乳化作用 渗透作用 酸性物质 物质组成 结合力 沥青质 管壁 罐壁 碱液 清洗 中和 原油 伤害 环保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除油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高效除油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物质组成:表面活性剂20.0%‑25.0%,溶剂10.0%‑15.0%,碱3.0%‑5.0%,无机盐2.0%‑5.0%,其余为水。本发明提供的高效除油剂中,其采用的表面活性剂可显著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且能起到一定乳化作用,溶剂可进一步清除原油中的有机质,渗透作用可使有机质分子与罐壁间的结合力减弱,从而便于将其从管壁上清除,碱液能中和沥青质中的酸性物质,达到高效清洗的目的。另外,本除油剂环保,对环境和工作人员身体没有伤害,除油效果显著,符合除油剂发展趋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油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除油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含油支撑剂成分复杂,污染性大。现有的处理方法主要有回注地层法、生物修复法、安全填埋法、离心处理法、化学清洗法、超临界萃取法、水射流法等,但大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回注地层法成本较高,工艺复杂,对目标地层要求严格;生物修复法耗时长合适菌种选育困难;安全填埋法没有回收油类,同时存在安全隐患;离心处理法,设备损耗高等,很难满足现场处理的需求,迫切需要对含油支撑剂进行深入的实践研究。其中化学清洗法因其工艺简单,成本较低,油可回收的特点,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之一。
化学清洗发中热碱水水洗技术是在洗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 或者Na2CO3以及少量的表面活性剂,混合、搅拌分离。加入碱是为了中和沥青油中的酸性物质形成表面活性物质,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增大油/砂δ 电位,以利于油和砂粒的分离,获得最大的收率。超声波分离技术,是通过将油砂颗粒与清洗剂混合,在一定温度和超声波作用下进行洗油的,清洗剂一般会选择碱液,比如Na2CO3,NaOH 等溶液。
针对含油支撑剂的环境污染问题,基于含油支撑剂化学清洗法,开发了高效除油技术,有效提高含油支撑剂及沉砂罐除油效率。
油井在压裂喷砂射孔、冲砂、抽汲等过程中返排出的支撑剂包裹一定量的原油,加大了沉砂罐清理难度,大罐内壁也会附着原油,处理困难且达不到环保要求。而常规的碱液清除剂需要加热,增加了现场处理工艺复杂性;表面活性清除剂泡沫较多,加剧了废液的处理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除油剂,该体系可有效清除支撑剂表面、大罐内壁附着原油,处理液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除油率大于90%,具有稳定高效的除油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除油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除油剂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效除油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物质组成:表面活性剂20.0%-25.0%,溶剂10.0%-15.0%,碱3.0%-5.0%,无机盐2.0%-5.0%,其余为水。
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壬基酚聚氧乙烯醚、顺式-9-十八碳烯酸中的两种或三种。
所述溶剂为乙醇、异丙醇、乙二醇单丁醚中的两种或三种。
所述碱为氢氧化钠、三乙醇胺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无机盐类为碳酸钠、偏硅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
一种高效除油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用部分水使配方量的碱和无机盐在水中充分混合,混合温度50-60℃,得到混合物A;
步骤2)将配方量的表面活性剂和溶剂加入混合物A中,搅拌反应时间5-6h,得到混合物B;
步骤3)在混合物B中加入剩余量的水,搅拌后即得高效除油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井下技术作业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井下技术作业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324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