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下拖曳体自主收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31925.3 | 申请日: | 2018-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197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郑荣;梁洪光;宋涛;梁保强;李德隆;任福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3B27/08 | 分类号: | B63B27/08;B63B27/00;B63C11/52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白振宇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下 拖曳 自主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水下收放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水下拖曳体自主收放装置,一级摆动架铰接于固定底架的一端,一级液压缸的一端与固定底架铰接,另一端铰接于一级摆动架;二级滑动架与一级摆动架滑动连接,二级滑动架的一端设有滚轮,另一端安装有导缆架,二级液压缸的缸体安装在一级摆动架上,输出端与二级滑动架铰接;导缆定位滑台与二级滑动架滑动连接,三级液压缸的缸体安装在二级滑动架上,输出端与导缆定位滑台铰接;固定底架的另一端分别安装有液压绞车及液压站,液压站分别与三级液压缸及液压绞车的液压执行机构相连,液压绞车上缠绕的电缆与水下拖曳体连接。本发明具有无人自主、可靠性高、适应性广、模块化程度高、便于拆装维护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下收放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水下拖曳体自主收放装置,可应用于水面舰艇实现水下拖曳体无人自主收放作业以及拖曳作业。
背景技术
水下拖曳体在水面舰船上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其可以实现地形地貌测绘、水下目标探查、水下物体搜寻以及资源勘探等领域。目前,水下拖曳体主要依托的搭载平台为大型军用和民用舰船,人力资源成本和设备成本非常高,这对水下拖曳体的应用起到了非常大的制约。由于海上环境恶劣,海况瞬息万变,所以要实现水下拖曳体无人自主收放和拖曳作业存在非常大的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下拖曳体自主收放装置,能够水下拖曳体自水面舰艇甲板上至海水中的自主布放回收以及海水中拖曳作业。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包括固定底架及分别安装在该固定底架上的布放回收机构、导缆定位滑台、液压绞车及液压站,其中布放回收机构包括一级摆动架、二级滑动架、滚轮、导缆架、一级液压缸、二级液压缸及三级液压缸,该一级摆动架铰接于固定底架的一端,所述一级液压缸的一端与固定底架铰接,另一端铰接于所述一级摆动架,所述一级摆动架通过一级液压缸的驱动相对于固定底架摆动;所述二级滑动架与一级摆动架滑动连接,该二级滑动架的一端设有滚轮,另一端安装有所述导缆架,所述二级液压缸的缸体安装在一级摆动架上,输出端与所述二级滑动架铰接,所述二级滑动架通过二级液压缸的驱动相对于一级摆动架滑动;所述导缆定位滑台与二级滑动架滑动连接,所述三级液压缸的缸体安装在二级滑动架上,输出端与所述导缆定位滑台铰接,所述导缆定位滑台通过三级液压缸的驱动相对于二级滑动架滑动;所述固定底架的另一端分别安装有液压绞车及液压站,该液压站分别与所述一级液压缸、二级液压缸、三级液压缸及液压绞车的液压执行机构相连,所述液压绞车上缠绕的电缆与待收放的水下拖曳体连接;
其中:所述一级摆动架上安装有对待收放的水下拖曳体实现导向的导向支架,该导向支架的底部安装在一级摆动架上,顶部内侧安装有斜梁,所述斜梁上设有导向轮;
所述一级摆动架的两侧均设有一级液压缸,每侧的一级液压缸的缸体与固接在固定底架上的液压缸安装座A铰接,每侧的一级液压缸的输出端与固接在一级摆动架上的液压缸安装座B铰接;
所述固定底架上固接有摆动架安装座A,所述一级摆动架上固接有摆动架安装座B,该摆动架安装座B与摆动架安装座A铰接;
所述一级摆动架包括滑块、立柱、横梁及纵梁,该横梁的每侧均设有立柱及纵梁,所述立柱固定在纵梁上,两侧的纵梁之间通过所述横梁连接,每侧所述纵梁的内侧均安装有滑块,所述二级滑动架通过二级液压缸的驱动沿该滑块滑动;所述一级液压缸的另一端铰接于立柱上,所述纵梁与固定底架铰接;所述二级液压缸的缸体安装在横梁上;
所述二级滑动架的两侧均设有与导缆定位滑台滑动连接的滑道,该二级滑动架上安装有安装板,所述三级液压缸的缸体安装在该安装板上;所述二级滑动架的一端开有方形孔,该方形孔的下方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固接有导向滑轮座,该导向滑轮座上转动安装有导向滑轮,所述导向滑轮由方形孔穿过;
所述滚轮两侧的直径大于中间的直径,即轴向截面的上下两侧均呈“V”型;所述滚轮的中间设有U型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319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阀门压力性能测试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击发机构及吻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