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双动力压缩机空调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15038.7 | 申请日: | 2018-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356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蒋雨兰;黄彬;陈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阿尔特空调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B60H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王芳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压缩机空调 双动力 插电式混合动力 冷凝器和蒸发器 电动压缩机 动力电池组 机械压缩机 燃油经济性 压缩机系统 车辆动力 公交客车 减少污染 节油环保 快速制冷 有机结合 有效运用 压缩机 发动机 电池 排放 配置 配合 协调 | ||
一种用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双动力压缩机空调系统,包括设置在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上的电动压缩机、机械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本发明通过设置机械、电力两种动力的压缩机,可以有效运用动力电池组的电池提供动力,不仅提高了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减少污染排放,还在不损失车辆动力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了快速制冷效果。同时,设计了双动力压缩机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可以确保两个压缩机系统协调配合工作,实现了节油环保与舒适驾乘的有机结合,尤其适合在中短途插电式混合动力公交客车上配置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双动力压缩机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相比于普通混合动力汽车,其动力电池组容量较大,可以进行外部充电,该汽车可以采用纯电模式行驶,待电池电量耗尽后再以混合动力模式(以内燃机为主)行驶,并适时向动力电池组充电。现有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通常配置了机械式空调制冷系统,以降低车内环境温度、提升驾乘舒适度。然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配备的机械式空调制冷系统,只能利用发动机提供的能量进行制冷,无法充分利用大容量动力电池组提供的电能,由于机械式空调在运行过程中占用了一部分发动机的输出功率,这将导致汽车提速和行驶性能降低,也增大了整车对发动机输出功率的要求。特别是发动机带动机械式空调压缩机运行期间,空调系统不能实现真正的动态负荷跟随,产生了较多的无功动力输出,其节油效率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制冷效果好、燃油经济性高、不损失车辆动力性能的用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双动力压缩机空调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双动力压缩机空调系统,包括设置在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上的电动压缩机1、机械压缩机2、冷凝器3和蒸发器4;所述电动压缩机1、机械压缩机2的高压冷媒输出端通过高压侧三通阀7并联后与冷凝器3的冷媒输入端连通,所述冷凝器3的冷媒输出端与蒸发器4的冷媒输入端连通,所述蒸发器4的冷媒输出端经低压侧三通阀8分成两路后分别与电动压缩机1、机械压缩机2的低压冷媒输入端连通。
进一步,所述电动压缩机1和机械压缩机2的高压冷媒输出端的冷媒管路上,在紧邻电动压缩机1和机械压缩机2的位置分别设有用于控制所述管路中冷媒流通或截止的第一电磁阀9和第二电磁阀10;所述低压侧三通阀8分成两路的冷媒管路上,在紧邻低压侧三通阀8的位置分别设有用于控制所述管路中冷媒流通或截止的第三电磁阀11和第四电磁阀12。
进一步,还包括空调ECU控制器100、电动压缩机执行器101、机械压缩机执行器102和空调系统运行执行器103;所述空调ECU控制器根据车内环境温度、空调系统冷媒压力、发动机运行状态参数,生成空调系统运行控制指令,传递给电动压缩机执行器101、机械压缩机执行器102和空调空调系统执行器103。
进一步,所述电动压缩机执行器101和机械压缩机执行器102,根据空调系统运行控制指令,分别驱动电动压缩机1和机械压缩机2运行或停止;所述空调系统运行执行器103根据空调系统运行控制指令,驱动第一电磁阀9、第二电磁阀10、第三电磁阀11和第四电磁阀12打开或关闭。
进一步,所述电动压缩机1由所述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电池组提供动力;所述机械压缩机2由所述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动机提供动力。
进一步,所述电动压缩机1为无级变频压缩机;所述机械压缩机2为输入功率可调的机械压缩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阿尔特空调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苏阿尔特空调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150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