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同相位右转车与过街行人的智能精细化控制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80277.3 | 申请日: | 2018-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845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吴超腾;原良晓;高霄;蔡章辉;高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科智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8 | 分类号: | G08G1/08;G08G1/005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柏子雵 |
地址: | 20033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相位 转车 行人 智能 精细 控制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同相位右转车与过街行人的智能精细化控制系统,包括布置于路口的右转信号灯、行人信号灯,右转信号灯及行人信号灯由信号控制器控制,将原来行人信号灯绿灯设置所参考的同方向直行车道绿灯定义为直行依据绿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信号相位检测设备;用于检测右转车道上车辆排队长度的右转车检测设备;行人检测设备。本发明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同相位右转车与过街行人的智能精细化控制方法。本发明精细化分割了直行依据绿灯配时时长,并合理给予右转车和过街行人通行权,不仅保障了行人过街的需求和安全,同时也考虑到右转车的通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同相位右转车与过街行人的智能精细化控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机动车保有量不断攀升,城市交叉口人车抢道乱象问题日益突出,一方面,行人与右转车在空间和时间上均存在冲突,易导致交通事故频发;另一方面机动车迫于礼让行人政策及行人弱势群体地位,有时不得不频繁停车,从而影响交通通行能力,因此,人车抢道乱象不仅危害群众生命安全,同时,降低交通通行效率。
目前,城市交叉口信号控制系统主要从机动车的角度出发制订信号配时方案,并且在一般情况下,交叉口右转车道不受信号灯控制,可随时完成右转进入对应出口道;而针对行人(指右转车对应出口道斑马线处的过街行人,下文同)过街信号配时,通常的做法为:依据同方向直行车道绿灯时长,设置行人绿灯时长,将此行人绿灯时长设置所参考的同方向直行车道绿灯时长定义为直行依据绿灯时长。但该做法下的行人绿灯时长较为固定,因此不能很好匹配行人过街数量的波动规律;并且在此绿灯相位中右转车与过街行人存在严重的路权冲突。
现行右转车和行人的信号配时方案存在以下问题:(1)行人信号灯绿灯启亮时,大量等待过街行人集中过街,此时右转车辆通过行人间隙过街难度较大,且个别右转车辆强行通过危及过街行人人身安全;(2)行人信号灯绿灯末期时段,过街行人较少,此时机动车易形成连续车流,极少数行人过街一方面打断右转车连续车流,降低右转车的通行能力,另一方面危机行人自身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常情况下,交叉口进口道右转车与对应出口道斑马线过街行人在时间和空间上均存在冲突,经常影响右转车的通行效率和危机过街行人的人身安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同相位右转车与过街行人的智能精细化控制系统,包括布置于路口的右转信号灯、行人信号灯,右转信号灯及行人信号灯由信号控制器控制,将原来行人信号灯绿灯设置所参考的同方向直行车道绿灯定义为直行依据绿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信号相位检测设备,用于检测右转信号灯及行人信号灯的相位是否为直行依据绿灯的启亮时刻;
用于检测右转车道上车辆排队长度的右转车检测设备,右转车检测设备将车辆排队长度发送至信号控制器,由信号控制器依据车辆排队长度确定行人间隔阈值;
行人检测设备,用于检测行人进入斑马线的进入时间并计算当前进入行人与前一个进入斑马线的行人的进入时间之间的抵达间隔时间(若有),将进入时间及抵达间隔时间发送给信号控制器,由信号控制器将接收到的进入时间或抵达间隔时间与行人间隔阈值相比较,得到下一个绿灯周期的右转信号灯及行人信号灯的相位控制策略。
优选地,将所述直行依据绿灯相位划分为三个相位状态:相位状态一为集中过街时段:所述行人信号灯处于相位状态一时,给予行人通行权,所述右转信号灯处于相位状态一时,右转车辆禁止通行;相位状态二为离散抵达时段:所述行人信号灯处于相位状态二时,给予行人通行权,所述右转信号灯处于相位状态二时,给予右转车辆通行权;相位状态三为零星抵达阶段:所述行人信号灯处于相位状态三时,禁止行人过街,所述右转信号灯处于相位状态三时,给予右转车辆通行权。
本发明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同相位右转车与过街行人的智能精细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科智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电科智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802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