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褐色导电海绵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77968.8 | 申请日: | 2018-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401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钟发平;李星;邹超;杨进;郝胜策;陈力珲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德力元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5/56 | 分类号: | C25D5/56;C25D3/56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曾志鹏 |
地址: | 415001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褐色 导电 海绵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褐色导电海绵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工艺步骤:预浸:将导电化的海绵放入预浸液中预浸,预浸液包括以下组分及各自含量:硫酸铜100±10g/L,柠檬酸铵180±10g/L,预浸的温度为常温;电镀:将经过步骤a)预浸后的导电化海绵加入电镀液中进行电镀,所述电镀液包括以下组分及各自含量:硫酸镍50‑80g/L,柠檬酸铵90‑155g/L,氯化镍25‑35g/L,硫酸镁15‑20g/L,硫酸铜0.5‑3.5g/L;将电镀后的导电化海绵经过水洗,烘干得到褐色导电海绵。本发明通过各成分之间配比的合理控制,解决了铜镍共沉积问题;在保证产品导电性与耐蚀情况下,得到导电、防腐的褐色镀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导电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褐色导电海绵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科技的电器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手机、电脑、电视机、微波炉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一定的困惑,电磁辐射问题也日益突出。为减少和避免电磁辐射对人体造成的伤害,电磁屏蔽材料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出现了以导电海绵为代表的三维多孔导电结构的材料。导电海绵是一种三维孔网结构电磁屏蔽材料;由于其电磁屏蔽效果好、孔网尺寸与厚度可以按需求设定等特点广泛用于各种电子及移动通讯设备上。目前导电海绵制备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在海绵发泡过程中加入导电剂,使海绵具有导电性;第二种是以聚酯海绵或是聚醚海绵为基体,对基体进行导电化处理后,再对已导电化处理的基体电镀金属,使海绵具有导电性。第一种制备方法因为工艺制造复杂而得不到大规模的使用,所以目前主要是使用第二种制备方法,其中该制备方法中导电化处理主要有化学镀镍或是化学镀铜和物理气相沉积镍金属或物理气相沉积铜金属,然后进行电镀镍或先电镀铜后再电镀镍。
按照上述方法得到的导电海绵外光颜色可选择类别较少,一般都为银白色或者银灰色、黑色等颜色;随着导电海绵的用途的增多,部分使用在外观件上对产品颜色提出特殊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褐色导电海绵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褐色导电海绵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工艺步骤:
a)预浸:将导电化海绵放入预浸液中预浸,预浸液包括以下组分及各自含量:硫酸铜100±10g/L,柠檬酸铵180±10g/L,预浸的温度为常温;
b)电镀:将经过步骤a)预浸后的导电化海绵加入电镀液中进行电镀,所述电镀液包括以下组分及各自含量:硫酸镍50-80g/L,柠檬酸铵90-155g/L,氯化镍25-35g/L,硫酸镁15-20g/L,硫酸铜0.5-3.5g/L;
c)将经过步骤b)电镀后的导电化海绵经过水洗,烘干得到褐色导电海绵。
优选的,步骤a)中海绵的材质为聚酯或者聚醚。
优选的,步骤a)中海绵的厚度为0.3-20mm,孔数为10-150ppi。
优选的,步骤a)中所述预浸时间1-2min。
优选的,步骤b)中所述电镀液的pH为6.0-8.0。
优选的,步骤b)中所述电镀液包括以下组分及各自含量:硫酸镍60g/L,柠檬酸铵90g/L,氯化镍35g/L,硫酸镁15g/L,硫酸铜2g/L。
优选的,步骤b)中所述电镀温度为20-40℃,电镀电流的密度为0.5~1.2A/dm2。
优选的,步骤c)中所述电镀后的导电海绵的金属面密度为10-80g/m2。
本发明所述导电化的海绵是采PVD、化学镀或者涂导电胶三种方式中的任意一种使得海绵能够导电,0.8~2mm厚度的海绵采用PVD或者涂导电胶的方式进行导电化处理,2mm以上采用化学镀的方式进行导电化处理,控制电阻≦300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德力元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常德力元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779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