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血管识别方法、终端及可读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47942.9 | 申请日: | 2018-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445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王策;吴叶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20180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管 识别 方法 终端 可读 介质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血管识别方法、终端及可读介质,其中方法包括:从获取的第一血管模型的至少一条第一血管中确定第一目标血管,获取第一目标血管的参数模型;获取待识别图像,利用第一血管模型对待识别图像进行定位,确定待识别图像对应的第二血管模型,并对第二血管模型中的第二目标血管进行提取;根据第一目标血管确定第二目标血管上的映射点,及映射点与第一目标血管的距离;根据第一目标血管的参数模型,确定映射点属于第一目标血管的参数模型的概率;根据距离和概率确定第二目标血管为第一目标血管的相似值,并根据相似值识别第二目标血管。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血管识别方法、装置、终端及可读介质,提高了血管识别正确率及识别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医学图像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血管识别方法、终端及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在医学图像中正确识别每根血管对于医生诊断、手术治疗和血管供血来说非常重要。
现有血管识别方法主要包括如下三种:第一种,建立血管模型,基于血管模型进行血管识别;第二种,建立每根血管的参数模型,基于参数模型进行血管识别;第三种,提取医学图像树模型,基于树模型空间变换关系进行血管识别。
但是由于血管解剖结构复杂,例如在血管冠脉系统中,每个人的冠脉生长形态不一,走势不定,且存在血管缺失或增多等情况,上述三种方法都不能很好地针对个人血管差异进行血管识别,识别正确率较低,可靠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血管识别方法、终端及可读介质,提高了血管识别正确率及识别可靠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血管识别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血管模型,从所述第一血管模型的至少一条第一血管中确定第一目标血管,获取所述第一目标血管的参数模型;
获取待识别图像,利用所述第一血管模型对所述待识别图像进行定位,确定所述待识别图像对应的第二血管模型,并对所述第二血管模型中的第二目标血管进行提取;
根据所述第一目标血管确定所述第二目标血管上的映射点,以及所述映射点与所述第一目标血管的距离;
根据所述第一目标血管的参数模型,确定所述映射点属于所述第一目标血管的参数模型的概率;
根据所述距离和所述概率确定所述第二目标血管为所述第一目标血管的相似值,并根据所述相似值识别所述第二目标血管。
可选的,血管识别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目标血管确定所述第二目标血管上的映射点的权值;相应的,
根据所述距离和所述权值确定所述第二目标血管为所述第一目标血管的相似值,并根据所述相似值识别所述第二目标血管;或者,
根据所述概率和所述权值确定所述第二目标血管为所述第一目标血管的相似值,并根据所述相似值识别所述第二目标血管;或者,
根据所述距离、所述概率和所述权值确定所述第二目标血管为所述第一目标血管的相似值,并根据所述相似值识别所述第二目标血管。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目标血管确定所述第二目标血管上的映射点的权值,包括:
分别获取所述第一目标血管上的第一血管点、所述第二目标血管上的第二血管点以及所述第一血管点的权值;
根据各第二血管点与所述第一血管点的距离关系,从所述各第二血管点中选取与第一血管点对应的第二目标血管上的映射点,根据所述第一血管点的权值设置对应映射点的权值;
相应的,根据所述第一目标血管确定所述第二目标血管上的映射点与所述第一目标血管的距离,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479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