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座椅横梁总成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25070.6 | 申请日: | 2018-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168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刘景民;孙东洋;罗培锋;钟建强;曾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20 | 分类号: | B62D25/20;B60N2/015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孙燕娟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座椅 横梁 总成 | ||
一种座椅横梁总成,包括座椅横梁,所述座椅横梁总成还包括用于连接座椅横梁与门槛的第一连接支架、以及用于连接座椅横梁与中通道的第二连接支架,所述第一连接支架和所述第二连接支架固定于所述座椅横梁的两个相对端。本发明采用在座椅横梁的两端配置第一连接支架和第二连接支架的结构,能够增加座椅横梁的通用性,实现座椅横梁的平台化,当车型变更时,只需根据具体车型调整两侧的连接支架的结构,达到了降本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车身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座椅横梁总成。
背景技术
目前在车身设计的过程中,越来越注重车身的轻量化、零件的平台化以及乘客的安全,前地板座椅横梁涉及到重量、碰撞安全、座椅舒适性、NVH等性能,是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地方。所以,良好的座椅横梁平台化、轻量化、合理化的结构设计,对节约成本、提高燃油经济性、提高碰撞安全性能,都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钢制车身的座椅横梁,不同车型为满足其侧碰性能要求,普遍采用一体式设计,且与门槛、中通道连接采用的是刚性连接。而对于铝合金车身而言,由于铝合金材料的特性,其材料强度相对于钢低很多,如采用传统的钢制车身的结构设计,无法满足侧碰要求,且需要更多的机加工,耗时且增加成本。
前面的叙述在于提供一般的背景信息,并不一定构成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座椅横梁总成,该座椅横梁总成具有较高的通用性、能够实现座椅横梁的平台化。
本发明提供一种座椅横梁总成,包括座椅横梁,所述座椅横梁总成还包括用于连接座椅横梁与门槛的第一连接支架、以及用于连接座椅横梁与中通道的第二连接支架,所述第一连接支架和所述第二连接支架固定于所述座椅横梁的两个相对端。
进一步地,所述座椅横梁包括用于与座椅前部相连的第一座椅横梁、以及用于与座椅后部相连的第二座椅横梁,所述第一座椅横梁和所述第二座椅横梁的两个相对端均设有所述第一连接支架和所述第二连接支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支架包括用于与所述座椅横梁相连的第一连接板、用于与所述门槛相连的第二连接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两个相对侧的第一侧板、由所述第一侧板的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端向外延伸的第一翻边、以及与所述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一翻边相连的第二侧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通过第一导引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通过第二导引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以及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存在高度差,所述第一导引段和所述第二导引段在所述座椅横梁与所述门槛连接时位于所述座椅横梁与所述门槛之间形成的缝隙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引段和所述第二导引段为过渡圆弧或斜倒角。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支架包括用于与所述座椅横梁相连的第三连接板、用于与所述中通道相连的第四连接板、设于所述第三连接板两个相对侧的第三侧板、由所述第三侧板的远离所述第三连接板的一端向外延伸的第二翻边、以及与所述第四连接板、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第二翻边相连的第四侧板,所述第三连接板和所述第四连接板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段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板与所述第四侧板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二连接段在所述座椅横梁与所述中通道连接时位于所述座椅横梁与所述中通道之间形成的缝隙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段包括第一平板段、位于所述第一平板段和所述第三连接板之间的第三导引段、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平板段和所述第四连接板之间的第四导引段,所述第一平板段与所述第三连接板和所述第四连接板之间存在高度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导引段和所述第四导引段为过渡圆弧或斜倒角。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段包括第二平板段、位于所述第二平板段与所述第四侧板之间的第五导引段、以及位于所述第二平板段与所述第四连接板之间的第六导引段,所述第二平板段与所述第四连接板之间存在高度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250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应急管理审核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影音放映系统及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