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力反馈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12152.7 | 申请日: | 2018-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715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陈东国;关鹏;马玉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龙腾流体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张铁兰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控制单元 力反馈装置 力反馈 无线传输装置 传输装置 反馈单元 连接力 电脑 无线数据网络 无线网络传输 单元结构 电脑连接 电脑信号 人体全身 维护方便 信号转换 刺激 触感 传输 维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力反馈装置,包括有线传输装置和无线传输装置,有线传输装置包括第一电脑和第一主控制单元,第一电脑通过USB接口连接第一主控制单元,第一主控制单元连接力反馈单元,无线传输装置包括第二电脑和第二主控制单元,第二电脑连接第二主控制单元,第二主控制单元通过无线数据网络连接第一主控制单元,第一主控制单元连接力反馈单元;本力反馈装置,通过USB接口或者无线网络传输至第一主控制单元,第一主控制单元进行信号转换并传输到力反馈单元,力反馈单元固定于人体全身各处,便可通过电脑信号对人体产生触感刺激,使VR体验更加真实,力反馈单元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对人体刺激强烈且维修维护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虚拟现实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力反馈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虚拟现实设备(VR)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VR设备配备了力反馈装置,目前VR设备中应用的力反馈装置普遍为操控型力反馈,即通过外接力反馈设备控制VR游戏内容,包括各种模拟方向盘、飞行摇杆等设备,其在游戏里的表现为通过模拟方向盘、飞行摇杆控制VR游戏中汽车、飞行器等的运动方向,以实现VR体验中的人机交互性,尚无为提高VR体验的真实性而专门研制的对人体全身进行触感刺激的力反馈装置;现有技术中,力反馈技术主要掌握在Immersion与微软两家公司手中,且其产品结构复杂,价格昂贵,在国内VR市场中应用较少,还有一部分VR设备其体验效果差,体验真实性欠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力反馈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和增强VR体验的真实性等优点,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力反馈装置,包括有线传输装置和无线传输装置,所述有线传输装置包括第一电脑和第一主控制单元,所述第一电脑的一端设有USB接口,USB接口连接第一主控制单元,第一主控制单元通过数据线连接力反馈单元,无线传输装置通过无线网络连接有线传输装置;所述无线传输装置包括第二电脑和第二主控制单元,所述第二电脑通过USB接口连接第二主控制单元,第二主控制单元通过无线数据网络连接第一主控制单元,第一主控制单元连接力反馈单元;所述力反馈单元包括力反馈上壳、力反馈下盖和电击发生器,力反馈上壳固定连接力反馈下盖,电击发生器安装在力反馈上壳上,所述力反馈上壳上设有圆形凹槽、缺口和固定杆,圆形凹槽固定连接电击发生器,圆形凹槽和缺口位于力反馈上壳的同一侧,固定杆固定连接力反馈上壳的另一侧。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力反馈上壳和力反馈下盖均采用铝合金材料制作,电击发生器采用高压变压器输出高压。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无线传输装置工作时,第一电脑作为供电设备。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力反馈单元通过便携式固定带连接人体的皮肤。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缺口安放导线,缺口处的导线与力反馈上壳胶粘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效果:本力反馈装置,通过USB接口或者无线网络传输至第一主控制单元,第一主控制单元进行信号转换并传输到力反馈单元,力反馈单元固定于人体全身各处,便可通过电脑信号对人体产生触感刺激,使VR体验更加真实,当采用USB接口传输信号时,第一电脑同时通过USB接口对第一主控制单元进行供电,当采用无线传输信号时,此时第一电脑只为第一主控制单元进行供电,第一主控制单元将信号转换并输出至力反馈单元,控制力反馈单元产生瞬时高压,实现对人体的电击刺激,增强VR体验的真实性,力反馈单元通过便携式固定带连接人体的皮肤,力反馈单元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对人体刺激强烈且维修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模块图;
图2为本发明的力反馈单元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力反馈单元侧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龙腾流体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大连龙腾流体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121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VR/AR教室内的学生端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透明显示设备及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