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商用车纵梁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88132.0 | 申请日: | 2018-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534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周晋雯;王娜;范明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华神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02 | 分类号: | B62D21/02 |
代理公司: | 十堰博迪专利事务所 42110 | 代理人: | 杨远见 |
地址: | 442001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梁 纵梁 铝合金材质 车架纵梁 钢制结构 车架 内层结构 铝合金 商用车 铆接 主梁 槽型结构 内外双层 重量减轻 钢铝 钢制 弯折 向内 钢材 | ||
本发明提出一种商用车纵梁结构,所述的车架纵梁为槽型结构,分内外双层包裹为一体,所述车架纵梁的内层结构为铝合金材质形成主梁,外层为钢制结构,其中外层的钢制结构又分为上、下外梁间隙对应设置,上、下外梁向内弯折且截面呈“L”型,上、下外梁的“L”型结构将铝合金材质的内层结构包裹并通过铆接为一体。本发明采用钢铝结合的形式在满足车架强度的基础上,降低车架重量,铝合金作为车架纵梁的主体材制,为提高车架的强度在纵梁外侧铆接钢制外梁,所述铝合金材质形成的主梁厚度大于外层钢制结构上、下外梁的厚度;因铝合金的密度为2.8g/cm3小于钢材密度为7.85g/cm3,所以纵梁整体重量减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商用车纵梁,是对车架纵梁轻量化设计结构,具体是一种商用车纵梁结构。
背景技术
商用车主要运用于货物运输,其载重量大,使用工况复杂,车架易出现断裂现象;目前为了提高车架总成强度,都是采用增加车架厚度,此方法增加车架重量、降低车辆载质量。
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商用车轻量化、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车架具有较高的强度、同时希望车架重量轻。
申请号201720908400.1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的铝合金车架结构,能够便于组装,且能够增强组装后的牢固性,具备缓冲能力,能够减缓振动力,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
申请号201611257790.7公开了一种轻卡的组合式铝合金车架,包括车架主体、电池组侧挂装置和车架主体与电机之间的连接装置,车架主体包括两根截面为“工”字形的铝合金纵梁以及连接两根纵梁的若干截面“工”字形的铝合金横梁。车架质量轻,增加了电动汽车续航里程。
上述专利以及已经公开的文件中对于车架做出了相应的改进,从而达到不同的效果,但是为商用车来说就需要新的结构才能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商用车运输货物时车辆载质量大、使用工况差,车架在使用过程中承载段易出现断裂、压弯现象;对商用车纵梁进行轻量化结构设计,特提出一种商用车纵梁结构。
为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商用车纵梁结构,包括车架纵梁,所述的车架纵梁为槽型结构,分内外双层包裹为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纵梁的内层结构为铝合金材质形成主梁,外层为钢制结构,其中外层的钢制结构又分为上、下外梁间隙对应设置,上、下外梁向内弯折且截面呈“L”型,上、下外梁的“L”型结构将铝合金材质的内层结构包裹并通过铆接为一体。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上外梁中前部的高度大于上外梁后部的高度,对应下外梁后部的高度大于下外梁中前部的高度。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铝合金主梁采用挤压成型,其顶部为圆弧,并与上、下外梁折角处的圆弧有效贴合,形成主外梁结合为一体结构。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铝合金材质形成的主梁厚度大于外层钢制结构上、下外梁的厚度。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纵梁主梁采用铝合金材质,纵梁重量减轻;同时纵梁主梁外侧铆接钢制外梁有效利用钢材的性能提高纵梁整体强度;外梁分为上下两片,便于纵梁合成装配;铝合金主梁采用挤压成型。
为便于铆接将外梁分为上、下外梁,同时上、下外梁均向内折提高抗弯,为便于零件安装,中前部上外梁高度大、后部下外梁高度大。
铝合金主梁采用挤压成型,其顶部的圆弧与上、下外梁折角处圆弧有效贴合,形成主外梁结合为一体结构,受力合理,同时内折提高整体抗弯强度。
本发明商用车车架纵梁结构采用钢铝结合的形式在满足车架强度的基础上,降低车架重量,铝合金作为车架纵梁的主体材制,为提高车架的强度在纵梁外侧铆接钢制外梁,所述铝合金材质形成的主梁厚度大于外层钢制结构上、下外梁的厚度;因铝合金的密度为2.8g/cm3小于钢材密度为7.85g/cm3,所以纵梁整体重量减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华神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华神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881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商用车编队行驶的转向系统
- 下一篇:用于重型汽车的集成式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