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电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84051.3 | 申请日: | 2018-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690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西川将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L53/12 | 分类号: | B60L53/12;B60L53/14;B64F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17 | 代理人: | 韩登营;栗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部 充电装置 无人飞行器 输送单元 充电 配置 方向移动 方向正交 制造成本 移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电装置。充电装置(10)具有:充电部(18),其对无人机(无人飞行器)(12)进行充电;和输送单元(20),其被配置在充电部(18)周围。输送单元(20)具有:第1输送部(34),其被配置在与充电部(18)相邻的位置,且使无人机(12)向朝向该充电部(18)的第1方向进行移动;和第2输送部(36),其被配置在与第1输送部(34)相邻的位置,且使无人机(12)向与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移动。据此,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更可靠地对无人飞行器实施充电,并且能够使制造成本低廉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对无人飞行器实施充电的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无人飞行器(所谓的无人机)在飞行等动作之后,例如设置(连接)于充电装置,据此从充电装置对其内部的蓄电池进行充电。尤其是,充电装置如果在无人飞行器着陆之后能够立即实施充电,则无人飞行器能够简单地进行再次动作。但是,无人飞行器存在由于风等外部干扰的影响、通信精度的降低、操作失误等主要原因而导致着陆精度低的技术问题,不一定能够可靠地着陆在充电装置可充电(连接)的范围。
因此,例如,国际公开第2016/143806号所公开的充电装置构成为,在直升机场(heliport)上的四周具有可移动的杆体,4根杆体从外侧向直升机场的中央部移动,按压着陆在直升机场的无人飞行器的腿部。并且,当使无人飞行器移动到直升机场的中央部时,充电装置从处于夹紧状态的杆体的一对电极端子来向无人飞行器的腿部的电极端子进行充电。
发明内容
然而,国际公开第2016/143806号所公开的充电装置存在以下不良情况:当杆体按压无人飞行器时导致无人飞行器倾倒或者无法将无人飞行器诱导为目标姿势等。另外,存在以下可能性:根据无人飞行器着陆的朝向,即使通过杆体使无人飞行器向中央部移动且将其夹紧,充电装置的电极端子与无人飞行器的电极端子也不相向(即无法充电)。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无人飞行器的着陆精度低,也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更可靠地对无人飞行器实施充电,并且能够使制造成本低廉化的充电装置。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充电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充电部、第1输送部和第2输送部,其中,所述充电部对无人飞行器进行充电;所述第1输送部被配置在与所述充电部相邻的位置,且使所述无人飞行器向朝向该充电部的第1方向移动;所述第2输送部被配置在与所述第1输送部相邻的位置,且使所述无人飞行器向与所述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移动。
另外,优选为,所述第2输送部与所述第1输送部一起被配置在与所述充电部相邻的位置,所述第2输送部能够通过向所述第2方向移动而使所述无人飞行器直接向所述充电部转移。
并且,可以为:所述第1输送部以中间夹着所述充电部的方式设有一对,所述第2输送部以中间夹着所述充电部和所述第1输送部的方式设有一对。
并且,优选为,所述充电部被设置在比所述第1输送部低的位置。
另外,所述第1输送部也可以被设置在比所述第2输送部低的位置。
并且,所述充电部也可以被设置在比所述第2输送部低的位置。
在此,优选为,充电装置具有检测部和控制部,其中,所述检测部检测所述无人飞行器向所述第1输送部和所述第2输送部的着陆;所述控制部根据由所述检测部检测到所述无人飞行器的情况,来进行所述第1输送部和所述第2输送部的动作。
除此之外,所述控制部可以构成为,在正在使所述第1输送部和所述第2输送部中的一方进行动作时,使另一方的动作停止。
并且,所述控制部还能够构成为,使所述第1输送部的移动速度和所述第2输送部的移动速度不同。
并且,也可以构成为,所述第1输送部和所述第2输送部中的至少一方具有通知部,该通知部向所述无人飞行器通知该充电装置的位置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840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
- 下一篇:电动车无线自动充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