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81707.6 | 申请日: | 2018-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927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陈静;高红娇;章伟豪;余荣彬;杨裕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博威新能源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2/184 | 分类号: | C01B32/184;H01G11/36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刘鑫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墨烯 制备 黑色粉末 氩气气氛 混合物 金属镁 多孔氧化镁 镁热还原法 处理设备 放入容器 高电导率 高温煅烧 去离子水 容器保温 容器冷却 氧化镁 烘干 储能 富含 后向 介孔 洗涤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将金属镁与氧化镁的混合物放入容器中;在氩气气氛的保护下,以1‑15℃/min的升温速率将容器中的温度升至400‑900℃,温度达到最高值后向容器中通入CO2气体;对容器保温10‑180min,之后停止通入CO2气体,在氩气气氛的保护下,将容器冷却至室温,制得黑色粉末;在黑色粉末中加入适量酸,充分反应后,用去离子水充分洗涤至中性,烘干后制得石墨烯。本发明一种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采用镁热还原法,在金属镁与多孔氧化镁的混合物中通入CO2进行高温煅烧,制备出高比表面积、高电导率的富含介孔储能石墨烯。本发明具有过程简单,处理设备要求低,原料来源广,价格低,处理过程对环境无害等优点,并能够实现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超级电容器电极碳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单层片状结构材料,因其高强度、高热导率、高导电性及高比表面积等优点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重视。石墨烯理论电导率可达106S/cm,理论导热性能可达5300W/(m•K),同时他们都具有高的比表面积(-103m2/g量级),这些性质均表明sp2纳米碳是一类优异的电化学储能材料,有望成为新一代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目前制备石墨烯的方法主要有:微机械剥离法、氧化还原化学剥离法、溶剂热法、晶体表面外延生长法、SiC表面石墨化法、化学气相沉积法等,然而,现有方法都有无法大规模生产的缺点,最常用的溶剂热法采用天然石墨、高锰酸钾,浓硫酸和浓硝酸制备石墨烯,具有成本高,后处理工艺复杂且易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过程简单、设备要求低、能够规模化制备石墨烯,制得的石墨烯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电导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金属镁与氧化镁的混合物放入容器中;
(2)在氩气气氛的保护下,以1-15℃/min的升温速率将所述容器中的温度升至400-900℃,温度达到最高值后向所述容器中通入CO2气体;
(3)对所述容器保温10-180min,之后停止通入CO2气体,在氩气气氛的保护下,将所述容器冷却至室温,制得黑色粉末;
(4)在所述黑色粉末中加入适量酸,充分反应后,用去离子水充分洗涤至中性,烘干后制得石墨烯。
优选地,所述氧化镁为多孔氧化镁。
更优选地,所述多孔氧化镁是由向MgCO3•3H2O中,以250ml/min的流量通入氩气,同时以10℃/min的加热速率加热MgCO3•3H2O至500℃,并保温1小时后制得的。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MgCO3•3H2O是由1mol/L的Na2CO3溶液与1mol/L的MgCl2溶液以1:1的质量比相互混合反应后,用乙醇洗涤3-5次,在真空环境中以40-50℃的温度烘干后制得的。
优选地,金属镁与氧化镁的混合物,是由质量比为1:8的金属镁和氧化镁在研钵中研磨10-40min后制得的。
优选地,所述容器中,通入氩气的流量为60-120ml/min;温度达到最高值后,通入CO2的流量为100-140ml/min,同时将通入氩气的流量减至40-60ml/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博威新能源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博威新能源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817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