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SiC氧化中SiC-SiO2界面碳残留浓度的测定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49529.9 | 申请日: | 2018-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8329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刘新宇;王盛凯;白云;汤益丹;韩忠霖;杨成樾;田晓丽;陈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崔亚松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衬底 一氧化碳 碳化硅 残留 同位素 脱附 质量计算 准确度 加热 离子 筛选 检测 应用 | ||
一种SiC氧化中SiC‑SiO2界面碳残留浓度的测定方法,包括:提供一个包含SiC‑SiO2界面的碳化硅衬底,所述包含SiC‑SiO2界面的碳化硅衬底由SiC氧化获得;利用离子注入向所述碳化硅衬底内注入18O同位素,18O同位素与SiC‑SiO2界面碳生成一氧化碳C18O;加热所述碳化硅衬底使一氧化碳C18O脱附;收集脱附出来的一氧化碳C18O,并检测其质量;根据一氧化碳C18O的质量计算SiC‑SiO2界面碳残留浓度。本发明的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度高,适用于通过各种方法氧化SiC衬底得到的SiC‑SiO2界面碳残留,通过筛选合格碳残留浓度的SiC衬底,可以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SiC氧化中SiC-SiO2界面碳残留浓度的测定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碳化硅(SiC)是第三代半导体-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具有禁带宽度大、临界击穿场强高、热导率高等优点,是制作高压、大功率半导体器件的理想材料,SiC电力电子器件是下一代高效电力电子器件技术的核心。 SiC MOSFETs相比于Si MOSFETs导通电阻更小、开关电压更高、应用频率更高、温度性能更好,特别适用于功率开关应用。SiCMOSFET器件的集成制造工艺,特别是栅介质工艺,是当前研究的热点。
SiC是唯一能够热生长SiO2的化合物半导体,这就使得SiC可以实现所有Si MOS的器件结构。SiC的热氧化需要比Si更高的氧化温度,氧化温度高达1300℃。目前主流的SiC氧化工艺主要是采用电阻加热方式的氧化炉,主要原理是基于碳化硅与氧气分子的反应,但是这种与氧气分子氧化的方法,容易造成界面处残留碳簇、Si-O-C键、C的悬挂键等缺陷,界面质量退化,导致迁移率降低,如图1所示。
因此,SiC-SiO2界面处的碳残留浓度是评价SiC氧化工艺制备的 SiC-SiO2界面质量的重要指标,然而目前并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SiC氧化中 SiC-SiO2界面碳残留浓度的测定方法及其应用,可以准确测定SiC-SiO2界面碳残留浓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SiC氧化中SiC-SiO2界面碳残留浓度的测定方法,包括:
提供一个包含SiC-SiO2界面的碳化硅衬底,所述包含SiC-SiO2界面的碳化硅衬底由SiC氧化获得;
利用离子注入向所述碳化硅衬底内注入18O同位素,18O同位素与 SiC-SiO2界面碳生成一氧化碳C18O;
加热所述碳化硅衬底使一氧化碳C18O脱附;
收集脱附出来的一氧化碳C18O,并检测其质量;
根据一氧化碳C18O的质量计算SiC-SiO2界面碳残留浓度。
优选地,所述离子注入的时间为100-200s。
优选地,一氧化碳C18O脱附在真空下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495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氢气在线分析独立校准采样系统
- 下一篇:一种动态浸出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