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减震用偏心带齿方形管的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42500.8 | 申请日: | 2018-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141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莫艺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小出钢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张泽锋 |
地址: | 5113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齿 偏心 冷镦机 深孔 尾孔 减震 两端齿形 方形管 裁切 成形 加工 工艺误差 管件形状 挤压成形 减震零件 生产效率 冷墩机 一次性 管件 减小 冷镦 线材 模具 剔除 汽车 压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减震用偏心带齿方形管的加工方法,通过冷镦机进行加工,主要包括以下步骤:S1、用冷镦机的裁切工具将线材裁切为需要的长度,得到具有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的产品;S2、用冷墩机的模具将产品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分别压制出深孔和尾孔,深孔和尾孔均为方形;S3、将深孔和尾孔之间打穿并剔除产生的废料;S4、将S3获得的产品镦处两端齿形。本发明利用冷镦机对方形产品挤压成形,实现了带齿管件内外孔皆为方形且偏心,同时成形两端齿形,突破了对带齿管件形状尺寸的限制,促进了减震零件的多样化。此工艺在冷镦机上一次性成形,生产效率高,且有效减小工艺误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底盘零件的加工制造工艺,具体为一种汽车减震用偏心带齿方形管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行业中偏心带齿方管件的加工工艺还不成熟,主要在几个方面存在难点:1、形状特殊,产品内外都是方形;2、内外方形非中心对称,偏向一边,即扁心;3、方形管两端带齿,但齿形不是全齿,只靠内孔有一圈齿。4、由于需要对两端面进行齿形以外多余材料的铣削,为保证铣削面与齿底面一致(管控在+/-0.05mm以内),要求冷镦长度公差较严,冷镦难度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通过冷镦工序加工制造的汽车减震用偏心带齿方形管的加工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减震用偏心带齿方形管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冷镦机进行加工,包括以下步骤:S1、用冷镦机的裁切工具将线材裁切为需要的长度,得到具有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的产品;S2、用冷墩机的模具将产品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分别压制出深孔和尾孔(孔和尾孔均为方形):S3、将深孔和尾孔之间打穿并剔除产生的废料;S4、将S3获得的产品镦出两端齿形。
进一步,包括步骤S5、通过铣削将两端齿形部分以外多余的材料去除。
进一步,步骤S1进一步包括利用校直轮校直线材,通过送料轮传送至步骤S1所处工位。
进一步,步骤S1进一步包括计算好各个工位模具的成型尺寸、加工精度和尺寸配合。
进一步,S2中压制深孔包括先在第一端面压制内方孔,利用机械手移动到其他工位再将内方孔压制成深孔。
进一步,S2中压制尾孔包括先在第二端面压制定位孔,再于另一工位将定位孔压制成尾孔。
进一步,S2包括压制第二端面的外倒角,压制第二端面的外倒角与压制内方孔在同一工位进行。
进一步,S2包括压制第二端面的外倒角后进一步压制内方孔的内倒角并同时压制第一端面的外倒角,压制内方孔的内倒角和压制第一端面的外倒角在压制定位孔之前进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成功通过对方形线材的挤压成形,突破以往减震带齿管件的产品一般加工工艺,在冷镦机加工制造可得到外周和内孔均为方形的产品,不需要进行其他的加工工序,提高生产效率。突破了对带齿管件形状尺寸的限制,促进了减震零件的多样化。在进行加工前计算模具的成型尺寸、加工精度和尺寸配合,减少加工产生的误差。
附图说明
图1为操作步骤1得到的产品的剖视图。
图2为操作步骤1得到的产品的俯视图。
图3为操作步骤2得到的产品的剖视图。
图4为操作步骤2得到的产品的俯视图。
图5为操作步骤3得到的产品的剖视图。
图6为操作步骤3得到的产品的俯视图。
图7为操作步骤4得到的产品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小出钢管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小出钢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425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