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车联网的命名数据网络自适应缓存策略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34051.2 | 申请日: | 2018-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5744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段宗涛;樊娜;张天洋;朱依水;张俊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 |
代理公司: | 61200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64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缓存 内容流行度 数据网络 车联网 自适应 跳数 缓存策略 计算节点 网络资源利用率 整体网络性能 缓存数据包 动态特性 广播风暴 缓存空间 缓存内容 缓存效率 有效释放 冗余 交通流 同质化 再使用 回传 拥塞 网络 优化 决策 | ||
1.一种面向车联网的命名数据网络自适应缓存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Interest包的数据包格式中添加跳数Hop字段,记录Interest包经过的节点数目,每经过一个节点Hop字段自加1;在Data包的数据包格式中添加请求前缀出现次数Prex和间隔缓存跳数Interval字段,Interval字段每经过一个节点自减1,当Interval=0时,在该节点缓存回传后的Data包;
步骤2)、利用数据源节点Vj1判断从源请求节点Vi发来的Interest包中的Hop字段是否小于5来选择不同缓存策略;当Hop<5时,使用最高流行度,对应间隔缓存跳数为1,然后跳至步骤3);当Hop≥5时,数据源节点将前一时间窗口该请求前缀出现次数放入Data包的Prex字段中,设置Interval为2,下一个节点Vj2也将该请求前缀出现次数放入回传后的Data包的Prex字段中;
步骤3)、采用经典广义速度-密度模型识别当前道路的车辆密度,将车辆密度进行分级,依据车辆密度自适应调整流行度对应的间隔跳数,将对应的间隔跳数放入Data包Interval字段中,接着回传Data包;
步骤4)、回传后的Data包到达下一节点后,判断该节点的CS中是否缓存了回传后的Data包;若该节点CS中缓存了回传后的Data包,则丢弃Data包;若CS中并未缓存回传后的Data包,则判断该节点是否为源请求节点Vi;若为源请求节点Vi,节点缓存回传后的Data包,Data包回传结束;若该节点并非源请求节点Vi,则使Interval字段自减1,然后判断该节点的Interval是否为0,若为0,则缓存回传后的Data包跳至步骤3),若不为0,接着根据PIT记录查找下一节点,跳至步骤4),完成数据缓存;
节点Vj3首先计算Vj1、Vj2、Vj3三个节点的请求前缀出现次数的平均值,然后用公式1计算当前内容被请求的概率Pi;
用户请求的分布特征符合Zipf-Mandelbrot分布:
pi~Zipf(α) (1)
当参数α增大时,用户的请求将越集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车联网的命名数据网络自适应缓存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线性分级对内容流行度的级别划分:
PH和PL分别为内容请求概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Pi为当前内容被请求的概率,M为内容流行度分级数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面向车联网的命名数据网络自适应缓存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内容流行度计算得到不同的缓存间隔Interval(Pi)的取值:
Interval(Pi)=M+1-FLevel(Pi) (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车联网的命名数据网络自适应缓存方法,其特征在于,当Data包到达源请求节点Vi,Vi缓存Data包后,就会产生一个DACK包,广播给周围车辆,通知车辆已经接收了Data包,不需要再给Vi传输Data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3405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