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列车制动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33742.0 | 申请日: | 2018-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844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彭朝阳;吴亮;周丽华;张晨;田元;孙晓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号城市轨道交通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H11/14 | 分类号: | B61H11/14 |
代理公司: | 11002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莹;李相雨<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100073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列车 制动 方法和装置 制动条件 获知 液压制动 控制级 停车 失控 防止混合 输出控制 速度稳定 停车误差 综合效果 错乱 可塑性 减小 预设 分段 安全 | ||
1.一种列车制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若判断获知列车满足第一制动条件,则对所述列车进行电制动;
在对所述列车进行电制动的过程中,若判断获知所述列车满足第二制动条件,则根据所述列车的当前速度和预设分段列表输出控制级位,基于所述控制级位对所述列车进行混合制动;其中,所述预设分段列表包括速度区间和所述速度区间对应的所述控制级位;
在对所述列车进行混合制动的过程中,若判断获知所述列车满足第三制动条件,则对所述列车进行液压制动,直至所述列车停车;
所述若判断获知列车满足第一制动条件,则对所述列车进行电制动,具体包括:
若判断获知所述列车满足所述第一制动条件,则基于所述列车的所述当前速度和预设制动曲线对所述列车进行电制动,使得所述列车的所述当前速度能够连续跟随所述预设制动曲线;
其中,所述预设制动曲线为所述列车与停车点间的距离与所述列车的预设速度之间的关系曲线;
所述基于所述列车的所述当前速度和预设制动曲线对所述列车进行电制动,具体包括:
基于所述列车与所述停车点间的距离,从所述预设制动曲线中获取所述列车的所述预设速度;
基于所述列车的所述当前速度和所述预设速度,通过模糊PID控制算法输出所述控制级位,基于所述控制级位对所述列车进行电制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分段列表中,所述速度区间对应的所述控制级位包括惰行级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判断获知所述列车满足第三制动条件,则对所述列车进行液压制动,直至所述列车停车,具体包括:
若判断获知所述列车满足所述第三制动条件,则基于预设加速度对所述列车进行液压制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动条件为所述列车的当前速度小于第一预设速度,或所述列车与停车点间的距离大于等于第一预设距离;
所述第二制动条件为所述列车与停车点间的距离小于第二预设距离;
所述第三制动条件为所述列车与停车点间的距离小于第三预设距离;
所述第一预设距离大于所述第二预设距离,所述第二预设距离大于所述第三预设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判断获知列车满足第一制动条件,则对所述列车进行电制动,之前还包括:
确认所述列车进入制动阶段并获取所述列车的停车点。
6.一种列车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制动单元,用于若判断获知列车满足第一制动条件,则对所述列车进行电制动;
混合制动单元,用于在对所述列车进行电制动的过程中,若判断获知所述列车满足第二制动条件,则根据所述列车的当前速度和预设分段列表输出控制级位,基于所述控制级位对所述列车进行混合制动;其中,所述预设分段列表包括速度区间和所述速度区间对应的所述控制级位;
液压制动单元,用于在对所述列车进行混合制动的过程中,若判断获知所述列车满足第三制动条件,则对所述列车进行液压制动,直至所述列车停车;
所述电制动单元具体用于:则基于列车的当前速度和预设制动曲线对列车进行电制动,使得列车的当前速度能够连续跟随预设制动曲线;其中,预设制动曲线为列车与停车点间的距离与列车的预设速度之间的关系曲线;
所述电制动单元具体用于:若判断获知列车满足第一制动条件,基于列车与停车点间的距离,从预设制动曲线中获取列车的预设速度;基于列车的当前速度和预设速度,通过模糊PID控制算法输出控制级位,基于控制级位对列车进行电制动,使得列车的当前速度能够连续跟随预设制动曲线。
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处理器可以调用存储器中的逻辑指令,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方法。
8.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号城市轨道交通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通号城市轨道交通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3374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轨道车辆牵引座及含有该牵引座的牵引装置
- 下一篇:槽轨轨道检测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