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半轴套用无缝钢管及其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20791.0 | 申请日: | 2018-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368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肖永忠;向鹏;曹铜壁;王英林;薛永财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州凤宝管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58;C22C38/44;C22C38/42;B21C3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八月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3 | 代理人: | 马东瑞 |
地址: | 456550 河南省安阳市国***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轴套管 无缝钢管 耐磨性 半轴套 汽车 钢管 纯净度 重量百分比计算 几何尺寸要求 综合机械性能 硬度均匀性 成分优化 疲劳性能 生产 加工 | ||
本发明涉及半轴套管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半轴套用无缝钢管及其生产方法。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如下组分:C、0.42‑0.49%,Si、0.17‑0.37%,Mn、1.40‑1.80%,P≤0.030%,S≤0.030%,Cr≤0.25%,Mo≤0.10%,Cu≤0.20%,Ni≤0.30%。这样,汽车半轴套管,根据其使用特点,除了对几何尺寸要求较高之外,还应具有一定的硬度、耐磨性和高的疲劳性能,因此对钢管的综合机械性能要求较高,为了使钢达到上述性能,通过降C、提Mn、加Cr等来提高强度、硬度、韧性及耐磨性,同时通过降低P、S含量,提升钢质纯净度,减少钢的热脆、冷脆,提高钢的塑性、韧性。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的优点是:通过对汽车半轴套管化学成分优化调整,确保钢管硬度均匀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轴套管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半轴套用无缝钢管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无缝钢管是一种具有中空截面、圆周无焊缝的圆型或异型钢材,大量用作流体管道或结构件,与实心钢材相比,承受相同抗弯抗扭强度钢管的重量会更轻,是一种经济截面钢材。
汽车半轴套管属于无缝钢管的一种,是用于汽车驱动桥两端的轮边支承,它在汽车运行中,不仅要承受整个车身的重量,还要承受多种复杂交变应力的作用,因此汽车半轴套对钢管材料的强度、刚性及抗疲劳性都有极高的要求,从而保证车辆安全。
汽车半轴套管采用45Mn2、40Cr、45等钢生产,钢管外径通常在Φ114mm以下,径壁比(即直径/壁厚)一般在4-8,一般只机加工外径而内径不机加工,对于此类小口径厚壁钢管,通常采用小型斜轧机组或中型连轧机组生产。但小型斜轧机组生产,钢管内表面麻面及螺旋不好控制,易出现螺旋形壁厚不均,同时由于受坯料长度影响,成品钢管长度受到限制,生产效率低;而中型连轧机组生产,由于坯型较大,钢管内六方及两端增厚明显,钢管内径无法确保。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半轴套用无缝钢管及其生产方法,解决传统工艺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汽车半轴套用无缝钢管,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如下组分:
C、0.42-0.49%,Si、0.17-0.37%,Mn、1.40-1.80%,P≤0.030%,S≤0.030%,Cr≤0.25%,Mo≤0.10%,Cu≤0.20%,Ni≤0.30%。
进一步,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如下组分:
C、0.43-0.47%,Si、0.17-0.37%,Mn、1.60-1.80%,P≤0.020%,S≤0.010%,Cr、0.10-0.25%,Mo≤0.10%,Cu≤0.20%,Ni≤0.20%。
进一步,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如下组分:
C、0.45%,Si、0.27%,Mn、1.7%,P、0.010-0.020%,S、0.005-0.010%,Cr、0.15-0.25%,Mo、0.02-0.10%,Cu、0.05-0.15%,Ni、0.06-0.12%。
进一步,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如下组分:
C、0.45%,Si、0.27%,Mn、1.7%,P、0.015%,S、0.007%,Cr、0.20%,Mo、0.04%,Cu、0.06%,Ni、0.08%。
一种汽车半轴套用无缝钢管的生产方法,包括由所述汽车半轴套用无缝钢管制备而成的管坯;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S1:对管坯进行冶炼,再经过精炼处理;
S2:对精炼后的管坯依次进行连铸、穿孔及连轧工艺处理;
S3:再通过张力减径进行定径处理后冷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州凤宝管业有限公司,未经林州凤宝管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207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