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铁钴二元金属氮化物电解水析氢纳米催化材料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10837.0 | 申请日: | 2018-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318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俞有幸;顾灿;毕晓昉;王天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7/24 | 分类号: | B01J27/24;C25B1/04;C25B1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 11121 | 代理人: | 姜荣丽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钴 前驱体 氮化 二元金属 电解水 析氢 制备 反相微乳液法 纳米催化材料 双氢氧化物 氮化物 氮化物材料 氨气氛围 纳米颗粒 一步合成 直接合成 制备产物 制备工艺 摩尔比 生产成本 合成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铁钴二元金属氮化物电解水析氢纳米催化材料的方法。所述的铁钴二元金属氮化物材料,是以反相微乳液法直接合成的铁钴双氢氧化物作为前驱体,通过一定的氨气氛围进行氮化,一步合成制备的铁钴氮纳米颗粒。本发明采用反相微乳液法可自发且稳定的合成前驱体;以尺寸较小的铁钴双氢氧化物为前驱体,提高了氮化的效率;所提供的方法是直接氮化不同铁钴摩尔比的前驱体,制备工艺与简单、易于操作、生产成本降低;本发明制备产物具有较好的电解水析氢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纳米电催化剂,具体地说,是指一种制备铁钴二元金属氮化物电解水析氢纳米催化材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能源、材料和信息是近代社会得以繁荣和发展的三大支柱。其中,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耗日益加剧,使得化石能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以化石能源为主的传统能源消费结构显然已经不适应我国日益增长的经济建设需要,也不符合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建设导向。因此,开发可再生清洁能源成为必不可挡的潮流趋势,能够有效缓解能源危机,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主要的可再生清洁能源有风能、太阳能、潮汐能、氢能等。其中氢气由于储量丰富、环保、可循环使用、能量高等优点,被认为是最有希望代替化石燃料、缓解能源危机的燃料。电催化分解水为将电能转化氢能,为氢气生产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由于过电势的存在使得电解过程中部分电能被损耗。因此,如何将电能高效转化为氢能储存下来供人类持续稳定地使用,对于解决当前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到目前为止,许多科学家致力于研究开发高效低损耗的电催化剂,其中一些贵金属如Pt是工业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析氢反应催化剂,在电催化分解水反应过程中,具有高活性、高选择性和优良的稳定性。虽然贵金属具有优良的电催化性能,但是其在地壳中含量少、价格昂贵,不利于大规模生产和商业化。近几年,许多学者在用于电催化反应的非贵金属催化剂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开发出一些非贵金属催化剂,如金属氮化物、金属硫化物、金属磷化物、层状双氢氧化物等,其中金属氮化物由于低电阻、高耐腐蚀性、低成本、制备方法简单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发明内容
针对双金属氮化物中不同金属含量催化性能的差异,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制备铁钴二元金属氮化物电解水析氢纳米催化材料的方法,所述方法先合成不同铁钴比例的铁钴双氢氧化物前驱体,再进行氨气氮化处理,制备得到的纳米颗粒材料即为本发明所述的铁钴二元金属氮化物电解水析氢纳米催化材料。
本发明的一种制备铁钴二元金属氮化物电解水析氢纳米催化材料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制备铁钴双氢氧化物;
首先,在常温常压下,将30mL正丁醇和48mL十四烷基二甲基叔胺混合,在搅动的状态下,把1mol/L氯化铁水溶液与1mol/L氯化钴水溶液按照铁钴为1:1、1:2、1:3的摩尔比先后滴入上述混合溶液中,其中两种溶液共滴入12mL,溶液呈墨绿色,搅拌0.5小时后,将其倒入聚四氟乙烯内衬中,并放置于120℃的电热恒温干燥箱中加热24h;冷却至室温后用酒精和水以1:1的比例离心清洗5次,再将潮湿的粉末置于真空管式炉中,在60℃温度下真空干燥,可得到铁钴双氢氧化物,呈纳米粉末状。
第二步:利用第一步获得的铁钴双氢氧化物作为前驱体,在氨气氛围进行氮化处理,得到铁钴二元金属氮化物电解水析氢纳米催化材料;
将不同比例的铁钴双氢氧化物放入真空管式炉中,通入氨气并在500℃下加热保温10小时,即可获得各自对应的铁钴二元金属氮化物电解水析氢纳米催化材料。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采用反相微乳液法来制取前驱体,自发、稳定、可控性强;
2、以尺寸较小的铁钴双氢氧化物为前驱体,提高了氮化的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108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