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线电机机泵一体化潜油泵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97718.6 | 申请日: | 2018-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042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安辉;李爽;曲胜;赵磊;王子贵;周名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盘锦科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47/06 | 分类号: | F04B47/06;F04B53/20;F04B53/16;E21B4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24000 辽宁省盘锦市兴***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泵筒 电机壳 外侧壁 套接 抽油泵拉杆 机泵一体化 直线电机 潜油泵 固接 缓冲弹簧 贴合 硅钢片 机械传动机构 潜油直线电机 游梁式抽油机 管杆偏磨 机械寿命 内腔顶部 直接转换 中间环节 抽油杆 分散片 减速机 贯穿 磁钢 底端 隔环 举升 曲柄 电机 原油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线电机机泵一体化潜油泵,包括电机壳,所述电机壳的内腔顶部固接有抽油泵拉杆,所述抽油泵拉杆的底端贯穿固接有泵筒,所述抽油泵拉杆贯穿泵筒处外侧壁套接有分散片,所述泵筒的上下端分别通过上缓冲弹簧和下缓冲弹簧与电机壳的上下部相连接,所述泵筒的外侧壁顶部套接有互相贴合的线圈和硅钢片,所述泵筒的外侧壁套接有互相贴合的磁钢和隔环,所述泵筒的外侧壁底部套接有与电机壳相固接的保持环。该直线电机机泵一体化潜油泵,潜油直线电机可将电能直接转换成举升原油的动力,省去游梁式抽油机的电机‑减速机‑曲柄‑抽油杆等机械传动机构构成的中间环节,同时可消除管杆偏磨问题,提高机械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潜油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直线电机机泵一体化潜油泵。
背景技术
随着油田开发的进行,以及受地形、地貌条件的限制,丛式定向井组和水平井开发方式越来越多。有的定向井井数占总开井数的85%以上。水平井采液效率约为普通定向井的5倍以上,但受采油技术制约,目前尚不能大面积采用,直线电机机泵一体化潜油泵是将直线电机安装在井底,通过电动方式驱动抽油泵的新型举升方式。该方式没有抽油杆,避免了有杆采油带来的偏摩以及效率低下等问题,是未来油田采油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圆筒型直线永磁同步电机是旋转电机在结构上的演变而来的。旋转电机沿径向剖开拉直,就形成了平板型直线电机,将扁平的电机卷绕在与磁场运动方向平行的轴上,就构成了圆筒型直线永磁同步电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线电机机泵一体化潜油泵,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直线电机机泵一体化潜油泵,包括电机壳,所述电机壳的内腔顶部固接有抽油泵拉杆,所述抽油泵拉杆的底端贯穿固接有泵筒,所述抽油泵拉杆贯穿泵筒处外侧壁套接有分散片,所述泵筒的上下端分别通过上缓冲弹簧和下缓冲弹簧与电机壳的上下部相连接,所述泵筒的内腔上下部分别固接有排出阀和吸入阀,所述泵筒的外侧壁顶部套接有互相贴合的线圈和硅钢片,所述泵筒的外侧壁套接有互相贴合的磁钢和隔环,所述泵筒的外侧壁底部套接有与电机壳相固接的保持环;
所述电机壳的进油端固接有吸入端口,所述吸入端口的内腔固接有环形筒,所述环形筒的内侧上下端分别固接有上滤网架和下滤网架,所述上滤网架的下底面设有滤片。
优选的,所述泵筒的外侧壁底端与电机壳的缝隙处套接有封环。
优选的,所述上滤网架和下滤网架均为中空结构的梯形圆锥体,所述上滤网架和下滤网架的凸起端相对设置,所述上滤网架的顶部通过连接杆与环形筒相连接,所述下滤网架的凸起端为中空结构。
优选的,所述上滤网架和下滤网架均为金属滤网,所述滤片为锯齿形金属滤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一、该直线电机机泵一体化潜油泵,潜油直线电机可将电能直接转换成举升原油的动力,省去游梁式抽油机的电机-减速机-曲柄-抽油杆等机械传动机构构成的中间环节,同时可消除管杆偏磨问题,提高机械寿命。
二、该直线电机机泵一体化潜油泵,以潜油直线电机作为采油动力源,可实现机泵一体化设计,简化井下工具结构,减小占地面积。
三、该直线电机机泵一体化潜油泵,由直线电机构成的采油系统易于实现数字化控制。可以随油井的实际原油流入,动态调节泵的冲程、冲次,使整个系统运行在最高效率点,同时也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四、该直线电机机泵一体化潜油泵,可以充分利用电机运转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来提高原油的温度,有效地缓解结蜡问题,且高效低耗,降低采油成本。
五、该直线电机机泵一体化潜油泵,过滤效果理想,油液清洁,提高潜油泵使用寿命,保证作业稳定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盘锦科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盘锦科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977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隔膜压缩机及其气体流量调节方法
- 下一篇:充气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