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变形无人潜航器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85979.6 | 申请日: | 201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677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发明(设计)人: | 魏伟;王心亮;唐平鹏;景东风;汪旋;陈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3G8/00 | 分类号: | B63G8/00;B63C11/52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仇蕾安;杨志兵 |
地址: | 430064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形 无人 潜航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可变形无人潜航器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形无人潜航器包括:透水轻外壳(3),设置在所述透水轻外壳(3)内的零浮力作业机械臂(2)、耐压密封舱(4)、轻外壳升降模块(5)、压载重力调节模块(6)、能源模块(7)和深度测量模块(8),设置在所述透水轻外壳(3)外的推进模块(9)、照明与摄像模块(10);
所述透水轻外壳(3)包括:固定机壳(31)与位于固定机壳(31)上方的可升降罩(32);通过所述轻外壳升降模块(5)带动所述可升降罩(32)升降实现透水轻外壳(3)的开启与闭合;
所述耐压密封舱(4)内设置:用于与母船(100)实时通信的通信模块(41),用于为所述无人潜航器(1)提供航线及位置信息的定位导航模块(42),以及控制所述零浮力作业机械臂(2)、所述轻外壳升降模块(5)、所述压载重力调节模块(6)、所述推进模块(9)、所述照明与摄像模块(10)的控制模块(43);
所述压载重力调节模块(6)用于调节所述无人潜航器(1)的浮力状态;
所述能源模块(7)用于为所述零浮力作业机械臂(2)、所述轻外壳升降模块(5)、所述压载重力调节模块(6)、所述推进模块(9)、所述照明与摄像模块(10)提供能源;
所述深度测量模块(8)用于测量所述无人潜航器(1)的下潜深度;
所述推进模块(9)用于推动所述无人潜航器(1)巡游;
所述照明与摄像模块(10)用于为所述无人潜航器(1)提供照明并摄制图像;
所述零浮力作业机械臂(2)为可伸出式:所述透水轻外壳(3)闭合时,所述零浮力作业机械臂(2)位于透水轻外壳(3)内部;当所述无人潜航器(1)到达设定作业地点后,所述零浮力作业机械臂(2)伸出所述透水轻外壳(3)在所述控制模块(43)控制下作业;
所述零浮力作业机械臂(2)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机壳(31)内的根转动关节(21)、连接所述根转动关节(21)与前转动关节(23)的前臂(22)、连接所述前转动关节(23)与上下摆动关节(25)的中臂(24)、连接所述上下摆动关节(25)与水平摆动关节(27)的后臂(26)、连接所述水平摆动关节(27)与机械手(29)的旋转关节(28);所述零浮力作业机械臂(2)具有左右摆动、上下俯仰和旋转三个方向自由度;其中所述根转动关节(21)实现零浮力作业机械臂(2)的左右摆动,所述上下摆动关节(25)实现零浮力作业机械臂(2)的上下俯仰,所述旋转关节(28)实现零浮力作业机械臂(2)的旋转;
所述可变形无人潜航器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初始时,所述无人潜航器(1)的透水轻外壳(3)呈闭合状态,由工作母船(100)携带至任务地点海域,采用起吊装置(101)将所述无人潜航器(1)下放至海中;
步骤二.所述控制模块(43)控制所述压载重力调节模块(6)调节无人潜航器(1)的浮力,使所述无人潜航器(1)呈负浮力状态,实现无动力下潜;
步骤三.所述深度测量模块(8)实时测量所述无人潜航器(1)的下潜深度,当所述无人潜航器(1)下潜到预定深度后,所述控制模块(43)控制所述压载重力调节模块(6)调节所述无人潜航器(1)的浮力,使所述无人潜航器(1)处于零浮力状态;同时所述控制模块(43)开启通信模块(41)和定位导航模块(42);
步骤四.所述定位导航模块(42)为所述无人潜航器(1)提供航线;所述控制模块(43)开启所述推进模块(9),使所述无人潜航器(1)按航线巡游,直至到达作业任务点附近;所述控制模块(43)开启所述照明与摄像模块(10),所述控制模块(43)结合所述照明与摄像模块(10)所摄像的图像控制所述推进模块(9),使所述无人潜航器(1)抵达作业任务点;
步骤五.所述控制模块(43)控制轻外壳升降模块(5)中的两个以上液压伸缩杆同步伸长,推动可升降罩(32)上升,开启透水轻外壳(3);
步骤六.所述控制模块(43)控制所述零浮力作业机械臂(2)向外伸出所述透水轻外壳(3),并控制所述零浮力作业机械臂(2)到达设定的具体作业任务点开始作业;
步骤七.作业完毕后,所述控制模块(43)控制所述零浮力作业机械臂(2)收回至所述透水轻外壳(3)内;
步骤八.所述控制模块(43)通过控制所述轻外壳升降模块(5)中两个以上液压伸缩杆同步收缩,带动所述可升降罩(32)下降,使所述透水轻外壳(3)呈闭合状态,完成当前任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8597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潜水艇船体及其潜水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充气系统分离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