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及其发动机增氧调压节能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80691.X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964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李红宇;李复活;李雪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门峡速达交通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23/09 | 分类号: | F02M23/09 |
代理公司: | 郑州铭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34 | 代理人: | 张鹏 |
地址: | 4720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增氧 节能装置 调压 驱动电机 流量调节阀 发动机 传动连接 调整流量 氧气发生 氧气控制 主动控制 出气口 阀杆 开度 壳体 氧气 转动 驱动 保证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及其发动机增氧调压节能装置。本发明的发动机增氧调压节能装置的出气口与氧气发生机构之间设有流量调节阀,并且流量调节阀的阀杆上传动连接有驱动电机,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就壳体通过驱动电机的转动来根据不同规格型号的发动机或者不同的工况来调整流量调节阀的开度,从而保证该发动机增氧调压节能装置能够为发动机提供适量的氧气,由于本发明采用了驱动电机进行驱动,使得能够对该装置实时进行主动控制,提高氧气控制的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及其发动机增氧调压节能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越来越多,给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压力,空气质量的持续恶化,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逐渐增强,对汽车节能减排、尾气治理等方面也是有着更强的决心与态度,环境问题也成为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目前制约燃油汽车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尾气排放量不达标和燃料燃烧不充分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会增加油耗,达不到节能减排的效果。因此实现节能减排,降低油耗,使燃料充分燃烧以及尾气治理对燃油汽车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是燃油汽车能更好地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传统的解决方法只是更改燃油汽车的排气管,更改的排气管只是在排气筒内加上了一些过滤装置,没有从燃油车源头上解决问题,只能一时起到尾气治理的效果,对降低油耗,提升动力没有一点效果,久而久之随着废弃杂物的不断积压堵塞,非但起不到效果,还会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和危险。
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有一种方式是通过调节发动机进气管的氧气量来保证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具有最佳的“空燃比”,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1338710B的中国专利文献所公开的一种发动机增氧调压节能装置,包括壳体、气体过滤装置和气体流量调节阀,气体流量调节阀和气体过滤装置设置在壳体的内腔中,壳体的出气口通过管路连接在发动机节气门靠近真空管处,气体过滤装置采用层状高分子材料制成,例如采用聚丙烯腈超滤膜,也可以采用氮气过滤器,使用过程中气体经过气体过滤器后,富含氧气的气体通过流量调节阀后进入到发动机的节气门中,保证了氧气含量,优化了“空燃比”。这种装置中的流量调节阀内倒置的钢杯在气体压力的作用下悬浮在阀体内部,能够自适应微调,从而保证氧气量,但是对于不同规格型号的发动机来说,其进气压力以及相应的氧气需求量都不一致,上述这种发动机增氧调压节能装置无法适应不同规格型号的发动机,适应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动机增氧调压节能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发动机增氧调压节能装置适应性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发动机增氧调压节能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发动机增氧调压节能装置,包括具有氧气发生机构的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与相应的发动机的真空管连通的出气口,所述壳体的内腔中于所述出气口与所述氧气发生机构之间设有流量调节阀,所述流量调节阀的阀杆上传动连接有用于驱动其转动以调节所述流量调节阀的开度的驱动电机。
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阀杆之间设有蜗轮蜗杆传动机构,所述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包括与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的蜗杆以及与所述蜗杆配合并与所述阀杆止转连接的蜗轮。
所述阀杆与所述流量调节阀的阀体之间通过螺母丝杠机构传动连接,所述蜗轮包括蜗轮本体以及在所述蜗轮本体外周上分布的传动齿,所述传动齿沿所述蜗轮的轴线方向延伸设定长度以使其能够在轴向移动时保持与所述蜗杆的配合。
所述壳体上与所述蜗轮的两端设有用于检测所述蜗轮随阀杆的移动的极限位置的限位开关。
所述蜗轮背离所述阀杆的一端上设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与所述壳体转动配合,所述壳体上相对间隔设有两个安装台,所述蜗杆的两端对应转动装配在两个安装台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门峡速达交通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门峡速达交通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8069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进气道内燃气喷射位置可变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能流综合能源路由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