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产γ-氨基丁酸的乳酸菌诱变方法及筛选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77124.9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22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王陶;李同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15/01;C12P13/00;C12R1/01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淮海专利事务所 32205 | 代理人: | 李妮 |
地址: | 221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氨基丁酸 乳酸菌 诱变 谷氨酸 谷氨酸钠 转化液 筛选 高产 底物 谷氨酸脱羧酶 应用前景广阔 乳酸片球菌 出发菌株 发酵培养 反应条件 活化培养 诱变处理 培养基 保藏 产生菌 菌悬液 初筛 复筛 菌株 纸层 菌种 制备 保存 转化 分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产γ‑氨基丁酸的乳酸菌诱变方法及筛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取实验室保存的乳酸片球菌ZY‑6(Weissellaviridescens ZY‑6)为出发菌株,经过活化培养、菌悬液制备、诱变处理、培养得到诱变菌,再经诱变菌发酵培养、γ‑氨基丁酸产生菌初筛、高产γ‑氨基丁酸乳酸菌的复筛挑选出γ‑氨基丁酸产量较高的菌株。本发明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诱变株产GABA量高且稳定,是乳酸菌获得高效产GABA的一种有效方法,菌种长久保藏、应用前景广阔,而且反应条件温和,以L‑谷氨酸或L‑谷氨酸钠为唯一底物,转化液中无其他培养基成分,利用乳酸菌可能存在的谷氨酸脱羧酶,将底物L‑谷氨酸或L‑谷氨酸钠转化为γ‑氨基丁酸,通过纸层析分析转化液中是否存在GABA,提高筛选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乳酸菌的诱变,具体涉及一种高产γ-氨基丁酸的乳酸菌诱变方法及筛选方法。
背景技术
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又叫氨酪酸,是一种非蛋白质组成的天然氨基酸,为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最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如降血压作用、改善脑机能、延长记忆力、镇静神经、抗焦虑作用、改善肝功能、活化肾功能和降低胆固醇。GABA除具有上述的生理作用外,还有调节激素分泌,改善更年期综合症,促进酒精代谢、消臭、高效减肥、诱发人精子顶体、促进动物的抗病和生长等功能。另外,大量研究证明,GABA的缺乏将导致癫痫病的发生,因此在饮食中适当补充GABA对由于GABA的缺乏引起的癫痫病有一定预防作用。由于其特殊生理功能,GABA已经成为一种新型功能性因子,正被广泛用于食品保健、医药、化工和农业等行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制备GABA的方法主要有化学合成法和生物合成法,其中生物合成法又包括植物富集法和微生物发酵法。生物合成法是利用生物体内的谷氨酸脱羧酶(glutamatedecarboxylase,GAD)作为催化剂,将L-谷氨酸或其钠盐α-脱羧生成GABA。相比而言,化学合成反应条件剧烈,采用的化学溶剂具有毒性和腐蚀性,副产物多,安全性差,主要应用于化工行业。生物合成法较化学合成法具有条件温和,环境污染相对较低、安全性高等优点。另外,由于微生物具有生长速度快、生长条件较简单、代谢过程特殊和分布广泛等特点,是生物酶的重要来源。因此,利用微生物生产GABA,不受资源、环境和空间的限制,具有显著的优点。
谷氨酸脱羧酶广泛分布于各种有机体活细胞,是生物催化谷氨酸脱羧生成GABA的唯一酶。而在多种细菌、真菌微生物中发现了谷氨酸脱羧酶的存在。乳酸菌被公认是一种食品安全级的微生物,研究发现乳酸菌也具有谷氨酸脱羧酶活性,可以催化GABA的合成,具有很高的潜在价值。目前已经发现多种乳酸菌具有GABA活力,但未见绿色魏斯氏菌产GABA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高产γ-氨基丁酸的乳酸菌诱变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高产γ-氨基丁酸的乳酸菌筛选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高产γ-氨基丁酸的乳酸菌诱变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发酵液的制备:选取实验室保存的乳酸片球菌ZY-6(Weissella viridescensZY-6)作为出发菌株,该菌株已于2018年5月28日保存在中国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 NO:60377,将该菌株接种到马铃薯或马丁氏液体培养基中活化培养2d-6d,得到发酵液;
(2)菌悬液制备:取上述发酵液10mL于三角瓶中,并加入50颗玻璃珠,震荡10min-20min,然后用无菌水按照1:10,1:100,1:1000比例,稀释成不同浓度,制得菌悬液;
(3)诱变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工程学院,未经徐州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771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