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链格孢菌及其在拮抗马铃薯环腐病致病菌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73977.5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806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吴秀丽;刘成;钟翙依;刘河涛;王洒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夏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P1/02;A01N63/30;A01P1/00;C12R1/645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何叶喧 |
地址: | 750004 宁夏回***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株链格孢菌 及其 拮抗 马铃薯 环腐病 致病菌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链格孢菌及其在拮抗马铃薯环腐病致病菌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链格孢SHM‑1,保藏登记号为CGMCC No.15984。本发明还保护一种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培养链格孢SHM‑1;(2)收集滤液,进行浓缩,得到浓缩液;(3)有机相萃取,收集有机相;(4)减压蒸馏,得到提取物。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提取物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还保护链格孢SHM‑1在制备细菌性植物病害的病原菌的拮抗剂中的应用。本发明还保护所述提取物的应用,为如下(a)或(b):(a)制备细菌性植物病害的病原菌的拮抗剂;(b)作为细菌性植物病害的病原菌的拮抗剂。本发明为防治马铃薯环腐病菌引起的病害提供了新的途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链格孢菌及其在拮抗马铃薯环腐病致病菌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在植物栽培生长的过程中,有害生物会改变其生长环境,影响植物的正常代谢,阻碍植物生长,最终导致植物在外部形态上出现病变,如枯萎病、腐烂病、霉粉病等。病害以侵染性病害为主,易流行,防治难度大,且种类多。(一)真菌性病害:由真菌侵染至植物体内,多发于高温高湿的环境中,病菌多寄生在树体、种子、土壤中;病菌孢子依靠自然力传播;在一定的温度、湿度下萌芽生长并侵入植物体内影响植物生长。(二)细菌性病害:由细菌侵染所致,多由杆状菌引起,通过植物的气孔、皮孔或伤口等机内植物体内,通过自然力传播,寄生于树体、种子、土壤中,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会发病;植物会出现穿孔、腐蚀等现象,在潮湿天气内会出现黏液。
化学防治是控制植物病害的有效方法,但化学杀菌剂的长期大量使用会造成土壤、大气等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随着近年来人们对食品安全及环境污染问题的关注,一些化学杀菌剂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已被严格限制使用。人们开始寻找一种对人类和环境无害并具有良好防治效果的新的植物病害防治策略。生物防治高效且无毒、无害、无污染、不产生抗药性,不仅符合人们对绿色食品的需求,而且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因此,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有许多生物防治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剂,包括拮抗微生物、抗生素和植物诱导剂。
马铃薯环腐病(Potato Ring Rot)是由环腐病菌(Clavibacter michiganensissubsp.sepedonicus)引起的一种危害输导系统的细菌性病害,病害严重时可造成大幅度减产,病害较轻时也影响马铃薯品质,以带病种薯为主要传播途径。马铃薯环腐病属于低温型细菌性病害,主要发生在我国北方地区,尤其在黑龙江省病害较重,而黑龙江省又是全国重要的马铃薯种薯基地。
野油菜黄单胞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可引起一些十字科抗物病害。细菌性角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和瓜条,其病原菌为丁香假单胞杆菌黄瓜角斑病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lachrymans(Smith et Bryan)Young,DyeWilkie,属薄壁菌门假单胞菌属。目前,生产上对此类病害的防治主要依靠抗病品种和化学农药。化学农药主要包括农用硫酸链霉素、新植霉索、多菌灵、加瑞农、百菌通等。化学农药防治具有防效好、见效快、成本低等优点,但长期过量并不当地施用引起的“3R”(残留、再猖獗、抗性)问题已经成为食品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关注的焦点。因此,寻找新的生防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并开发为生态安全、环境友好的生物农药将是今后病害绿色防治的发展方向。
链格孢在分类上属于半知菌丝孢纲(Hyphomycetes),丝孢目,暗色菌科,链格孢属(Alternaria alternata)。主要鉴别特征,非常容易产孢,分生孢子形态多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株链格孢菌及其在拮抗马铃薯环腐病致病菌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链格孢SHM-1,全称为链格孢(Alternaria sp.)SHM-1,已于2018年6月22日保藏至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登记号为CGMCC No.1598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医科大学,未经宁夏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739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物反应实验仪
- 下一篇:一种鲁氏接合酵母S96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