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机与其他显示设备的交互方法及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245646.0 | 申请日: | 2018-10-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563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 发明(设计)人: | 姚慧敏;葛晨阳;侯晓琪;高亚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G06F3/14;G06K9/00;H04M1/725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覃婧婵 |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机 显示设备 控制指令 人机交互 关节点 深度图 手部 骨骼 追踪 轨迹转化 人体姿态 深度相机 直观 传递 通信 | ||
本公开涉及一种手机与其他显示设备的交互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0:通过手机中的深度相机获取人体的深度图;S200:利用所述人体的深度图对人体的骨骼进行定位和追踪;S300:从所述人体的骨骼中选取人体的手部的关节点进行追踪,将手部的关节点运动的轨迹转化为手机的控制指令来控制手机;S400:手机将所述控制指令传递到与其通信的其他显示设备,实现了手机对其他显示设备的控制。所述方法将通过其他显示设备显示人体姿态所要实现的功能,将手机的人机交互与其他显示设备结合起来,使得人机交互的效果更加直观和立体。
技术领域
本公开属于图像处理、自然交互和集成电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机与其他显示设备的交互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自然和谐的人机交互方式是人类对操控机器的理想目标,使机器能读懂人在自然状态所传递的命令。利用图像处理技术获取深度信息进行三维图像的实时识别及动作捕捉,使人能以表情、手势、体感动作等自然方式与终端进行交互成为可能。深度感知技术是人机自然交互的核心技术,在机器视觉、智能监控、三维重建、体感交互、3D打印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已逐步从游戏机外设拓展到其它智能终端,包括智能电视、智能手机、PC/平板电脑、智能家电等,为用户带来“科幻”般的操控方式和全新的人机交互体验。
利用肢体动作对手机进行信息交互具有方便,实用的特点。而基于结构光的主动深度感知使得人机交互更加稳定,流畅。将手机的人机交互与显示其他显示设备结合起来,使得人机交互的效果更加直观和立体。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手机与其他显示设备的交互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0:通过手机中的深度相机获取人体的深度图;
S200:利用所述人体的深度图对人体的骨骼进行定位和追踪;
S300:从所述人体的骨骼中选取人体的手部的关节点进行追踪,将手部的关节点运动的轨迹转化为手机的控制指令来控制手机;
S400:手机将所述控制指令传递到与其通信的其他显示设备,实现了手机对其他显示设备的控制。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手机与其他显示设备的交互装置,包括:
三维深度感知单元:用于通过手机中的深度相机获取人体的深度图;
人体骨骼追踪单元:利用所述人体的深度图对人体的骨骼进行定位和追踪;
人体手势识别单元:从所述人体的骨骼中选取人体的手部的关节点进行追踪,将手部的关节点运动的轨迹转化为手机的控制指令来控制手机;
其他显示设备显示单元:手机将所述控制指令传递到与其通信的其他显示设备,实现了手机对其他显示设备的控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手机里的深度相机对人体的姿态进行感应,对人体的骨骼进行追踪,从而进行人机交互,然后将手机感应到的人体动作转化为手机的控制指令,然后执行相应的功能,手机通过通信协议与其他显示设备进行通信,最后通过液晶屏显示人体姿态所要实现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所提供的一种手机与其他显示设备的交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所提供的一种手机与其他显示设备的交互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1,其公开了一种手机与其他显示设备的交互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0:通过手机中的深度相机获取人体的深度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456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SSVEP脑-机接口的异步控制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