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苯硫醚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44127.2 | 申请日: | 2018-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803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赵鸿宇;杜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奥石墨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81/02 | 分类号: | C08L81/02;C08L51/06;C08K9/06;C08K3/04;C08K3/22;C08K3/38;C09K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赵天月 |
地址: | 065001 河北省廊***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苯硫醚复合材料 塑料换热器 制备 聚苯硫醚树脂 马来酸酐接枝 丁烯共聚物 热效率 导热性能 力学性能 热稳定性 整体使用 氮化硼 耐腐蚀 耐高温 偶联剂 石墨烯 氧化铝 乙烯 | ||
1.一种聚苯硫醚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聚苯硫醚树脂、马来酸酐接枝的乙烯-丁烯共聚物、石墨烯、氧化铝、氮化硼和偶联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苯硫醚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
60-90重量份的聚苯硫醚树脂、10-40重量份的马来酸酐接枝的乙烯-丁烯共聚物、1-5重量份的石墨烯、2-15重量份的氧化铝、2-5重量份的氮化硼和1-3重量份的偶联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苯硫醚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苯硫醚树脂的聚合度为200-500。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聚苯硫醚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马来酸酐接枝的乙烯-丁烯共聚物的聚合度为100-550。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聚苯硫醚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为多层石墨烯。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聚苯硫醚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铝的粒径为20-60nm,
任选地,所述氮化硼粒径为20-50nm,比表面积为20-50m2/g。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聚苯硫醚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联剂为含有巯基的硅烷偶联剂。
8.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聚苯硫醚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将所述石墨烯、所述氧化铝和所述氮化硼均匀分散在溶剂中形成悬浮液;
(2)将所述悬浮液与所述偶联剂进行混合,以便得到糊状混合物;
(3)对所述糊状混合物进行干燥处理,使溶剂蒸发,以便得到固体混合物;
(4)对所述固体混合物进行破碎处理,以便得到粉状混合物;
(5)将所述粉状混合物与所述聚苯硫醚树脂和所述马来酸酐接枝的乙烯-丁烯共聚物混合后进行熔融挤出造粒,以便得到所述聚苯硫醚复合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石墨烯、所述氧化铝和所述氮化硼的质量比为(1-5):(2-15):(2-8),
任选地,步骤(1)中,所述石墨烯、所述氧化铝和所述氮化硼的质量比为(1-5):(2-15):(2-5),
任选地,步骤(1)中,所述石墨烯、所述氧化铝和所述氮化硼的质量比为1:(2-10):(2-5),
任选地,步骤(1)中,所述石墨烯、所述氧化铝和所述氮化硼的总质量与所述溶剂的质量比为1:(2-5),
任选地,步骤(1)中,所述石墨烯、所述氧化铝和所述氮化硼的添加顺序依次为氮化硼、氧化铝和石墨烯,
任选地,步骤(1)中,所述溶剂为选自异丙醇、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中的至少一种,
任选地,步骤(2)中,所述悬浮液与所述偶联剂的混合时间为0.5-2h,
任选地,步骤(4)中,所述粉状混合物的粒径为48-150微米。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粉状混合物与所述聚苯硫醚树脂和所述马来酸酐接枝的乙烯-丁烯共聚物的质量比为(5-50):(60-90):(10-40),
任选地,步骤(5)中,所述粉状混合物与所述聚苯硫醚树脂和所述马来酸酐接枝的乙烯-丁烯共聚物的质量比为(6-28):(60-90):(10-40),
任选地,步骤(5)中,所述粉状混合物与所述聚苯硫醚树脂和所述马来酸酐接枝的乙烯-丁烯共聚物的质量比为(6-28):85:15,
优选地,步骤(5)中,所述粉状混合物的添加量为与所述聚苯硫醚树脂和所述马来酸酐接枝的乙烯-丁烯共聚物总质量5-20%,
任选地,步骤(5)中,采用一段喂料的双螺杆挤出机进行所述挤出造粒,其中,由喂料口至模头的温度分别为270℃、275℃、280℃、285℃、28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奥石墨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新奥石墨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4412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