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Si-ZrB2-SiC抗氧化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29891.2 | 申请日: | 2018-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202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发明(设计)人: | 曹英斌;周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国科碳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41/87 | 分类号: | C04B41/87 |
代理公司: | 长沙国科天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25 | 代理人: | 邱轶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伍家***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渗硅 浆料涂覆 抗氧化涂层 生产周期 涂层孔隙率 工艺结合 基底材料 氧化环境 有效解决 原位反应 含量比 结合力 基底 | ||
一种Si‑ZrB2‑SiC抗氧化涂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涂层中的Si:ZrB2:SiC的体积含量比为5~10%:25~40%:50~65%,涂层孔隙率小于0.5%,涂层厚度在50~500μm之间,涂层在1500℃以下氧化环境能有效保护基底材料。涂层的制备是以C、ZrO2、B4C为原料,采用浆料涂覆法与气相渗硅相结合的工艺,在气相渗硅过程中原位反应生成ZrB2和SiC获得。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采用浆料涂覆—气相渗硅原位反应工艺结合了浆料涂覆工艺和气相渗硅工艺,具有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成本低等优点,并有效解决了其它工艺或方法制备的涂层成分均一致性差、致密度不高以及涂层与基底之间结合力较弱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陶瓷基复合材料涂层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Si-ZrB2-SiC抗氧化涂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C/C、C/C-SiC复合材料具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优异的高温稳定性、抗热震性能和高温抗蠕变性能、低热膨胀系数等优点,作为热结构和热防护部件以及先进的摩擦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以及摩擦制动等领域。但是C/C、C/C-SiC复合材料中的C基体和碳纤维在500℃以上会发生氧化。保护C/C、C/C-SiC复合材料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就是在其表面制备一层抗氧化涂层。二硼化锆(ZrB2)具有高熔点(3520K)、优异的抗氧化和抗烧蚀性能,是一种常用的抗氧化涂层材料之一。研究人员常将ZrB2和SiC一起用于抗氧化涂层材料,这样有助于提升SiC涂层的抗氧化性能。
目前,在C/C-SiC复合材料表面制备涂层的方法主要有化学气相沉积法、包埋法、等离子喷涂法、浆料涂覆法等。化学气相沉积法与等离子喷涂工艺均存在工艺成本高,反应设备复杂,不利于大规模生产等缺点。而包埋法所需温度较高(1800~2300℃),对于液相渗硅或者气相渗硅制备的C/C-SiC复合材料不适用,这是因为反应的高温会使复合材料内部的Si熔融流动,使得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下降。
浆料涂覆法制备涂层具有工艺简单、操作简便、成本低等优点,且可以通过刷涂不同的浆料,制备多层涂层和过渡涂层。但是其得到的涂层与复合材料基底结合力较弱,涂层成分均一性差,致密度不高。ZHOU Hai-Jun,FENG Qian,KAN Yan-Mei,et al.(ZrB2-SiCCoatings Prepared by Vapor and Liquid Silicon Infiltration Methods:Microstructure and Oxidation Resistance Property[J].Journal of InorganicMaterials,2013,28(10):1158-1162)公布了以酚醛树脂为碳源,将酚醛树脂和ZrB2均匀涂覆在C/SiC复合材料表面经过热处理得到了ZrB2-PyC预涂层,然后分别采用气相渗硅和液相渗硅方法在C/SiC复合材料表面制备了ZrB2-SiC涂层。上述方法中采用酚醛树脂为碳源,在渗硅工艺之前需要反复几次的高温热处理才能得到一定厚度的ZrB2-PyC预涂层,使得工艺变得复杂,周期变长,成本升高。另外,其直接以ZrB2为生产原料,也使得成本大大增加,且其对在液相渗硅或者气相渗硅制备的C/C-SiC复合材料表面制备涂层并未有相关的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或者成本的高昂,提出一种陶瓷基复合材料表面Si-ZrB2-SiC抗氧化涂层的制备方法。采用的浆料涂覆——气相渗硅原位反应工艺,该工艺结合了浆料涂覆工艺和气相渗硅工艺的特点,具有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成本低等优点;制备的涂层组织结构致密均匀,与复合材料基底结合强度较高,能够保护的复合材料体系广泛,特别能够在液相渗硅或气相渗硅制备的C/C-SiC复合材料表面制备抗氧化涂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国科碳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国科碳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298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善泡沫石墨表面浸润性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钧瓷盘的鱼籽蓝釉涂釉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