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激光扫描的船舶现校管模型生成方法、系统、终端及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21013.6 | 申请日: | 2018-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775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蔡乾亚;杨义干;朱明华;李吉;雷洪涛;唐能;凌云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7/10 | 分类号: | G06T17/10;G06F17/5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高彦 |
地址: | 20191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校管 激光扫描 模型生成 测量 数据管理系统 船舶 终端 转角 背景模型 测量效率 船台安装 管段端部 可制造性 设计效率 生产流程 实物模型 一次测量 一次成型 准确定义 连接件 法兰 管段 建模 创建 实物 参考 干涉 建造 清晰 加工 管理 | ||
本发明提供基于激光扫描的船舶现校管模型生成方法、系统、终端及介质,本发明利用激光扫描,测量准确,提高了测量精度和测量效率;基于现场实物模型创建现校管,现校管一次成型率高,减少了废反率;管段端部的连接件清晰,现校管可以准确定义法兰转角,管段设计加工完成后可直接上船台安装,极大简化了现校管设计生产流程并缩短了建造周期;一次测量,可创建多个现校管,极大提升了现校管设计效率;现校管建模参考实物背景模型,避免了碰撞干涉,提升了设计精度,确保了模型的可制造性;将现校管纳入设计数据管理系统,对其进行管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设计及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基于激光扫描的船舶现校管模型生成方法、系统、终端及介质。
背景技术
船舶建造阶段,其预舾装的管路由于装配精度误差、船体焊接变形误差等各阶段误差的积累,造成分段总段对接处及设备与管路对接处两端管路接口错位。
现有技术在面对此类现象时,必须通过测量精度很低的测量工具在现场测出错位两端口的向量,后在现场施工制作管件,这种管件也被称为现校管。但是,上述方法要求每组对接管路接口都需要单独测量,效率低、精度差,如此造成测量结果制作的管件一次安装成功率低,尤其对于精度要求更高的法兰孔对合技术,其制造出的管件更难满足要求。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激光扫描的船舶现校管模型生成方法、系统、终端及介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船舶现校管制造和安装效率低、精度差及成功率低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激光扫描的船舶现校管模型生成方法,其包括:获取待安装船舶现校管现场所对应的激光点云数据;生成基于所述激光点云数据的管路安装现场三维模型;重构所述三维模型的坐标系,以生成坐标系与船舶坐标系相一致的重构三维模型;生成基于所述重构三维模型的船舶现校管模型。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生成基于所述重构三维模型的船舶现校管模型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输出船舶现校管的制造信。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待安装船舶现校管现场包括利用船舶现校管连接管路与管路的第一现场;其中,获取第一现场所对应的激光点云数据的方式包括:在位于管路下方的位置向上对管路进行激光扫描。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待安装船舶现校管现场包括利用船舶现校管连接设备与管路的第二现场;其中,获取第二现场所对应的激光点云数据的方式包括:对设备与管路的对接处进行扫描。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生成基于所述激光点云数据的管路安装现场三维模型的方式包括:利用逆向生成工具处理所述激光点云数据,并基于处理后的激光点云数据进行曲面拟合以及曲面光顺操作以生成所述管路安装现场三维模型。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生成基于所述重构三维模型的船舶现校管模型,其包括:在所述重构三维模型上标记管路的对合点位置;基于对合点位置创建管路连接点;确定适用于当前连接点的连接任务的管路管材、管路路径、管路参数及管路安装位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激光扫描的船舶现校管模型生成系统,其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安装船舶现校管现场所对应的激光点云数据;管路安装现场模型生成模块,用于生成基于所述激光点云数据的管路安装现场三维模型;重构模型生成模块,用于重构所述三维模型的坐标系,以生成坐标系与船舶坐标系相一致的重构三维模型;船舶现校管模型生成模块,用于生成基于所述重构三维模型的船舶现校管模型。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输出模块,用于在船舶现校管模型生成后输出船舶现校管的制造信息。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基于激光扫描的船舶现校管模型生成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210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维可视化巷道的生成方法
- 下一篇:一种户外增强现实军事仿真训练的方法